新聞
【823暴雨事件】投保「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保險」,19張保單已展開理賠

除了水產農業保險,台產也在今年7月,針對屏東8個鄉鎮,推出「颱風風速及降水量參數蓮霧保險」,理賠條件是連續120小時累積降雨量達到600毫米以上,目前尚未達到門檻,台產正密切監測屏東地區降雨情況。

新聞
因應氣候非旱即澇,東南亞提升農業韌性可給臺灣哪些參考?

盧虎生認為,臺灣對於如何調適旱、澇的農業研究仍太少,例如研究耐熱稻米時,應有加熱設備,逐步觀察稻子表現;發展標準模組化的養殖池,試驗魚在冷熱環境下的表現。因應氣候變遷的基礎工程,刻不容緩。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空拍機勘災,受損面積第一時間報你知

颱風豪雨後作物受損,地方公所得清晨5、6點出門勘災,還經常被農民嫌動作太慢,農委會今年5月修正「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放寬地方政府用「科技工具」輔助勘查,無人空拍機照片也能當勘災證據。

新聞
病灶:廠商參差、農民無助、制度不全

雲林縣元長鄉以黑金剛花生聞名,農民在第一期作種完水稻後,緊接著會種植黑金剛花生輪作。每逢冬季採收期,農家的院子裡或是道路兩旁盡是日晒花生的景象。

新聞
曾冠維—進擊的農民,溫室知識不可少

曾冠維出身中正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7年前卸下職業軍人身份到台南麻豆種蘆筍,他的溫室並非耗資百萬的鋼骨或力霸型結構,這次卻幾乎毫髮無傷

新聞
非旱即澇又三溫暖的天氣,農業如何耐得住?

氣候變遷已成現在進行式,從年初寒害、雨害到近來颱風肆虐,對農業造成嚴重衝擊,尤其從尼伯特、莫蘭蒂到梅姬颱風,一連串狂風暴雨加重了務農挑戰與難度。

新聞
分攤災損風險,農委會擬擴大作物保險

莫蘭蒂颱風來襲,造成全臺超過21億元農林漁牧業損失,如何建構農民經濟安全體系成焦點。農民遭遇天災多仰賴現金救助,去年起農委會試辦高接梨天然災害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