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機勘災,受損面積第一時間報你知

颱風豪雨後作物受損,地方公所得清晨5、6點出門勘災,還經常被農民嫌動作太慢,農委會今年5月修正「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放寬地方政府用「科技工具」輔助勘查,無人空拍機照片也能當勘災證據。

6月豪雨後,嘉義縣溪口鄉首度使用無人飛行載具(UAV)勘災,400多公頃稻田一週內完成拍攝、比對地籍資料,看得許多公所躍躍欲試,尼莎颱風後可望吸引更多鄉鎮投入。

400公頃稻田,一週勘災完畢

農委會規定,天災救助必須經地方政府勘查,作物損失達20%以上才能申請,溪口鄉有2,300多公頃耕地面積,公所卻只分配到4個人力勘災。

「災後早上5、6點就要出門看了。」溪口鄉公所農業課技士張景涵說,雨災後若出太陽,高溫多濕稻子容易穗上發芽,農民急著搶救還能採收的稻子,但勘察人員一天頂多只能看6、70公頃,得跟鄉內30多台收割機賽跑,「一天要看6、7個區段,常常看完前面3段,後面就已經收割完了。」

農民不滿公所動作太慢,公所第一線人員有苦說不出,6月嘉義遭大雨襲擊,許多正要採收的稻田倒伏一片,正好今年嘉義縣政府有筆預算,鼓勵地方公所用空拍機勘災,溪口鄉和縣府合作,找民間業者空拍,成為農委會5月修法後第一個使用空拍機勘災的鄉鎮。

空拍機效率出奇地好,溪口鄉400多公頃稻田,空拍機飛行高度約400~500公尺,1、2天就拍完了,解析度很高,倒伏稻田一清二楚,業者後續將照片拼接好,再交給中興大學套疊地籍資料,一週內就分析出每個地號上稻田倒伏比例。

空拍機效率高, 套疊地號資料一週就能知道稻子倒伏狀況。

有圖有真相,空拍視角更全面

除了大幅提升行政效率,空拍機也讓農民更心服口服。張景涵說,溪口鄉許多農田都重劃過,農田一邊是農路,一邊是灌溉溝渠,以往人工勘災只能在農路附近,另一邊看不到,空拍機視角全面、解析度高,判斷更精準。

空拍圖也可以幫助公所建立勘災的先後順序。穗上發芽症狀較細微,比較難直接從空拍圖判斷,溪口鄉公所仍會派人員到部分農地勘災,由於稻農一定會從倒伏嚴重的區域開始搶收,公所會依據空拍資料,先從倒伏嚴重的低窪區、大排水溝開始勘查。

鎖定面積最大的稻田和風險高的養殖業

嘉義縣是全臺最積極推廣空拍機勘災的縣市,嘉義縣政府農業處長林良懋表示,農業應該要善用新科技提升效率,同時減低不必要的災害風險。

他認為,人力負荷重、風險高的作物,應優先使用空拍機勘災,例如稻子是全臺最大宗的作物,地方公所勘災人力9成以上花在稻田;蚵田發展空拍機勘查也刻不容緩,「曾有第一次承辦蚵田勘查的人員,一出海就吐到不行。」颱風後至少3、4天外海才比較平靜,但是風險仍很高,應儘早用空拍機輔助。

勘查蚵田有危險性,適合用空拍機輔助。(攝影/張政雄)

不是只有拍,空拍機操作需注意這些眉角

空拍機越來越普及,近年農試所和民間業者也紛紛投入農業空拍領域,但若要應用在勘災上,實際執行眉眉角角可不少。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農務科長李秋瑩表示,時間和地點一定要標記,否則拍了一大堆照片回來,卻不知道在哪裡拍的;作物生長時間和狀況不同,有些災害得等一段時間才會顯現,一開始的空拍圖可能看不出來,註明時間後續才方便回溯狀況。

李秋瑩指出,嘉義縣府多次嘗試用空拍機勘災、建立作物資料,但有些人仍疑慮「真的可行嗎?」因此今年嘉義縣府有筆預算,希望和地方公所合作,協助他們建立空拍技術,提升勘災效率,有興趣的鄉鎮可以多多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