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元長鄉以黑金剛花生聞名,農民在第一期作種完水稻後,緊接著會種植黑金剛花生輪作。每逢冬季採收期,農家的院子裡或是道路兩旁盡是日晒花生的景象。
然而這幾年小果番茄市場價格好,再加上地方政府補助農民興建溫網室發展精緻農業,設施栽培成為吸引許多年輕人返鄉務農的首選。黑金剛的故鄉開始出現艷紅小番茄的農業新面貌。
元長鄉五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瑪莉一家四口,就是在這波熱潮中於5年前貸款興建溫室。春夏他們種植桔梗和小黃瓜,秋冬則種植玉女番茄。然而梅姬颱風一夜肆虐後,溫室結構扭曲變形倒塌,塑膠膜布破損,種下去的蕃茄苗也都泡在水裡,損失難以估算。
溫室業者素質良莠不齊,颱風來襲見真章
黃瑪莉只是這次梅姬颱風眾多受災農民之一。從尼伯特、莫蘭蒂到梅姬颱風,超過12級的強陣風讓許多溫室門戶大開。
損失輕者,溫室裡積水、塑膠布破損,重則棚架倒塌變形、錏管壓毀扭曲,甚至被連根拔起。有些農民為了維繫溫室結構完整,忍痛割破溫室塑膠膜,換取主結構損壞減至最低。
幾年前,地方和中央政府開始大力補助農業設施,發展精緻農業,農地上的溫室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也養出不少專蓋設施的廠商,但黃瑪莉無奈地說,業者看到商機,興建溫室時哄抬價格和偷工減料,導致颱風來襲時,不堪一擊。
颱風後,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用空拍機檢視受災情形,廠商惡狀在鏡頭下一一現形,某些區域的溫室,一倒塌就倒全部,或是「眾人皆立我獨倒」,十幾座溫室比鄰,卻只倒一棟,經過詢問與追查,發現原來都是特定廠商建造的。
許多溫室大廠都位在需求最高的雲嘉一帶,訂單排到半年後,由於賣方獨大,農民對設計圖提出疑問和要求時,竟反遭回嗆:「不然你不要蓋,反正後面還有一堆人在排隊。」
新竹青年農民謝晉遠就是一例,廠商蓋溫室時,他曾反應屋頂支撐不夠、捲揚防飄桿太鬆,只得到一句「我們都是這樣做的」。
溫室完成後兩天,梅姬颱風就吹歪他20多支捲揚防飄桿,廠商雙手一攤說:「這是天災,我們也沒辦法。」維修費七萬元。
黃瑪莉觀察,興建溫室的業者素質良莠不齊是最大問題,再加上缺乏把關機制,地方農民找廠商蓋溫室,通常都靠口耳相傳引介,但許多業者幾乎都沒有繳交設計圖就直接建造溫網室,農民花了大錢,卻根本不清楚廠商有無偷工減料,等到風災來才見真章,損失更為慘重。
一位在中南部十分知名的業者也坦承,只有力霸型溫室會畫圖,一般簡易溫室沒有圖就可施工。
農民知識不足,每坪2000就想蓋大溫室
但溫室廠商也有苦水要吐,豐年社訪問多位溫室廠商和專家後發現,簡易溫室每坪基本造價將近3000元,有水泥基礎、比較穩固的力霸型溫室,每坪約4、5000元,部分農民卻只問價格,不問品質,用2000元就想搭一個又高又廣闊的溫室。
比較有良心的溫室廠商,聽到農民砍價,直接拒絕往來,但也有些廠商表面砍價,卻暗自換了比較細的錏管鋼材、品質差的塑膠布。
台南農民曾冠維就狐疑地說,七年前蓋二手溫室時,老闆娘說每坪至少2000元起跳,但如今中南部的溫室,仍隨處聽得到2000元價格。羊毛出在羊身上,可想而知,許多都成為颱風受害者。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王仕賢和林良懋勘災時,也都不約而同發現,溫室設施結構良莠不齊,跟造價成本息息相關。林良懋直言,溫室的報價相差2、3倍,廠商素質落差很大,半路出家的農民專業度比較不足,難以辨識設施品質好壞,多半只能聽信廠商。
溫室壓死人,國內卻無安全規範
農民壓價、廠商偷工減料,固然是溫室受損肇因,但根本問題在於,台灣沒有任何強制性的設施安全規範。
台灣設施農業發展三十多年,農委會至2007年才公布「六種農業溫室標準圖樣及其結構計算書」,使用這六種標準圖,就能免除建築師設計監造、營造廠承建。
標準圖主要目的是省去農民麻煩,但並沒有強制規範廠商照著蓋,相關的安全、施工準則,更是付之闕如,有官員勘災後也坦承,許多農民蓋好溫室,卻不知能抗幾級風。
林良懋實際走訪鄉間,發現許多溫室脆弱無比,有農民、營造業者一味追求又高又大的溫室,卻硬省成本,將錏管間距從2尺寬,擴大到3尺,甚至3尺半,卻沒考量抗風、抗雨能力,颱風後即倒成一片,「我只能說他們真是藝高人膽大。」
魔鬼藏在細節裡,溫室耐不耐用,除了觀察顯而易見的鋼管結構,接合處、地基等微小細節,也是一大關鍵,而這些往往就是廠商偷工減料的地方,這次梅姬颱風,有溫室才蓋一年便陣亡,就是因業者興建時,採用比較薄的膠膜材質,不足以抵抗颱風強度。
由於缺乏施工、安全規範,也沒規定如何保固、驗收,農民發現溫室出問題,往往只能往肚裡吞,謝晉遠蓋溫室時,曾拿出農委會公布的標準圖對照,質疑廠商設計有問題,得到的回應竟是「沒人這樣做」,只差沒叫他不爽不要蓋。
梅姬颱風時,嘉義縣水上鄉一名64歲番茄農,冒著大風大雨到溫室巡田,沒想到卻遭棚架壓倒,送醫不治,「溫室的安全係數不僅是為了農作物,還有農民的生命安全。」林良懋有感而發地說,課以廠商施工責任,不僅保障農民生命財產,遇到問題時,農民也不會求救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