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旱即澇又三溫暖的天氣,農業如何耐得住?

文/ 趙敏 首圖提供/ 黃瑪莉

氣候變遷已成現在進行式,從年初寒害、雨害到近來颱風肆虐,對農業造成嚴重衝擊,尤其從尼伯特、莫蘭蒂到梅姬颱風,一連串狂風暴雨加重了務農挑戰與難度。光是梅姬颱風,農委會統計,農林漁牧業產物及民間設施損失就達到33.5億元左右。面對氣候急遽變化,涉及糧食安全、農民收益與環境保護,臺灣農業如何調整與因應刻不容緩。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近日訪視設施受損農戶時,即指示農糧署及農業試驗所檢視現行溫網室設施結構與施工方式,建立溫室設施結構設計與施工認證制度,並連結農業設施保險,降低農民災害損失。

加強農業氣象的大數據分析,協助農民趨吉避凶

臺灣因天然災害發生頻繁,環境脆弱度高,從事農業風險大,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說,長遠來看,加強研究抗逆境的育種、推動設施農業和推動保險制度,是幾個重要的因應之道。 陳駿季提到,農試所正著手品種改進與改良栽培技術,發展抗逆境的農業。

農試所設有作物種原中心,蒐集世界各地的種原,篩選與育種耐熱、耐寒、耐澇的作物品系;改良栽培技術方面,則朝發展設施栽培的方向前進。 為了精準掌握天災發生頻率,農試所也逐步建立氣象資料庫。陳駿季說,農業專屬的氣象站太少,目前還是以中央氣象局的資訊為主,希望未來能擴增農業專屬氣象站,更精準地預測與防範天災。

農試所研究的內容包括蒐集氣象災害歷史資訊,進行套疊,例如某個地區每遇下雨就淹水,經由套疊,可避開在該風險大的「熱區」栽培作物,或是導入更堅固的設施。 氣候變遷的影響還與糧食安全議題息息相關,陳駿季說,農試所持續監控因氣溫逐年上升而改變的病蟲害生態,適時發布警訊給縣市政府,也與農田水利處合作,希望明年能將大數據分析納入相關計畫,分析水文、地貌等改變情形,從永續角度盤查現有農地的質與量,鼓勵農民適時、適地、適種。

嘉義太保因梅姬颱風受損之小番茄溫室。(農糧署提供)

設施農業農民需求高,但業者素質良莠不齊

面對日益嚴峻的生長環境,除了改進品種,設施栽培也是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選項。不過,設施栽培(或設施農業)與農業設施的概念不同,設施栽培是在設施之下生產的農業系統,農業設施則是指硬體設備,常用的如綠色網子、塑膠布或錏管,蘭花的溫室或植物工廠等算是較高階的設施。 陳駿季進一步解釋,設施栽培有別於露地栽培,例如小番茄從露地移到溫室栽培後,能跳脫粗放形式,更精準地供給水分及養分,遇到天災也多了一層保護。

農試所執行設施栽培研究計畫共四年,今年已邁入第三年,但他們發現,目前建造設施的業者所具備的技術與使用材質不一,儘管農民投入大筆金錢,卻仍經常聽聞遇到天災後,設施與作物都在一夕間全毀的案例。 這次遭梅姬颱風侵襲,雲林縣元長鄉五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瑪莉用來栽培桔梗和小黃瓜的溫室都被吹倒。

她說,雖然政府補助部分經費、鼓勵農民建造溫室立意良善,但也因為如此,申請建造的農民變多,業者看到商機,開始哄抬價格和偷工減料;然而,價格高不保證兼顧耐用,期間農民提出質疑,還遭業者回嗆:「不然你不要蓋,反正後面還有一堆人在排隊。」 黃瑪莉認為,業者良莠不齊是最大問題。

現今政府缺乏把關機制,地方通常都靠口耳相傳,但業者幾乎都沒有繳交設計圖就直接建造溫網室,農民花了大錢,卻根本不清楚廠商有無偷工減料,等到風災來才見真章,損失更為慘重。

日前行政院院長林全視察雲嘉地區農業災情,宣佈受災溫網室重建補助比例由1/3調升到1/2,而且尼伯特、莫蘭蒂與梅姬風災一體適用。不過黃瑪莉說:「廠商如果不改進,政府補助再多也沒用。」她建議政府應請專家設計與制定一套標準,廠商建造時按此架構執行,並繳交設計圖,政府也應派人驗收和輔導廠商,才有機會終結興建設施品質不一的亂象。
外部固定風速下對不同形式溫室之通風效果評估。(圖/農業試驗所提供)

農試所推出農業設施技術輔導團,媒合農民與業者對話

對此,陳駿季回應,過去政府的確不夠重視設施的耐用性與業者的專業度,也無有系統的規劃,造成許多蓋好的設施內部溫度調節及循環風扇都雜亂無章。「我們發現研究與業者實際執行有落差,例如這次颱風來,沒人知道已蓋好的設施能抗幾級風。」農試所近期將啟動農業設施技術輔導團,到現場勘查設施、提供維護和重建服務,也預計舉辦說明會,了解農民與業者的需求。

有鑑於不少溫室建完後,發現設計錯誤而無法使用,農試所近期也推出一套溫室結構及環境評估系統 ,依據溫室設計圖和所在位置的氣象條件,進行模擬評估興建後作物可能面臨的生長環境和缺失,包含溫度、濕度、光照量和通風性等,提供農民興建溫室前的參考,避免錯誤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