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科技農企業菁創獎頒獎典禮熱鬧非凡,共鼓勵8家正式得獎業者及6家潛力業者。(圖片提供/中衛發展中心)
新聞
第九屆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發表 循環經濟、生物科技受矚目 數位化管理、多元銷售拓機運

第九屆科技農企業菁創獎(簡稱菁創獎)頒獎典禮業於3月20日下午於農業部5樓大禮堂舉行,由農業部范美玲主任秘書頒獎給8家得獎業者。本屆菁創獎「科技應用」類由宏昇芽菜、展鮮農產生技、新北市農會、聯利農業科共4家獲獎,「創新研發」類則由台灣糖業、生展生物科技、金翔生物科技、興農有限公司等4家業者獲獎。

(圖片來源:123RF)
新聞
循環農業改善豬隻飼料、提高生產效率!水解羽毛粉原料發酵技術開發

臺灣每年生產約2.2億隻白肉雞(羽毛約佔體重的5%),其羽毛如不妥善處理,亦會造成環境污染,畜產試驗所與嘉義大學共同研發二階段發酵技術,以益生菌及羽毛粉與大豆粕為基質材料,開發出兼具飼料效率及處理廢棄羽毛的環保飼料。

蛋雞。
封面故事
雞糞躍轉聚寶盆!發電吸金又滋養地力 農科企業艾貝科的綠金願景

香甜的玉子燒、珍珠奶茶及醬燒烤鴨,生活中處處可見引人垂涎的畜牧產品,但生產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動物排泄物,卻被視為惡臭與髒亂的源頭。「連結土地、環境友善,不只是一個口號與學術研究項目,更需要實際行動的場域。」擔任逢甲大學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的賴奇厚教授,深耕畜糞沼氣發電研究,偕同校內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汪浩教授、會計學系張森河教授等跨領域專家,齊心將學術轉化為實務,並於2020年邀請百大青農劉震鋐擔任董事長,成立逢甲大學衍生企業「艾貝科農業科技公司」(簡稱艾貝科)。不僅有效解決畜糞處置問題、創造綠電收入,還將剩餘產物製成農田肥料,供給作物生長、成為畜牧動物的餵養飼料,為小農開創了循環經濟的綠能商機。

經過充分醱酵的雞糞粉劑。
封面故事
讓蛋雞產業和地球永續轉動!隆昌牧場樹立雞糞資源化新標竿

臺灣產蛋大縣彰化的蛋雞飼養隻數占全臺逾45%,位於彰化縣北斗鎮的隆昌牧場,初抵時只見整潔的太陽能密閉雞舍和優遊於草地上的馬匹,空氣中沒有絲毫糞味。創立於1969年,隆昌牧場以豐富化籠飼飼養蛋雞並長期供應雞蛋給微熱山丘、摩斯漢堡、Mo-Mo-Paradise鍋物店等品牌,2000年全面改為自動化密閉式雞舍,3年前開始自建雞糞資源化設備,生產雞糞粒肥、液肥和沼氣,努力為蛋雞產業和環境永續找到發展的最佳方程式。

檸檬皮與狼尾草混合,透過特定製程與發酵可調製成青貯料。(攝影/吳尚鴻)
新聞
肥水不落外人田 臺灣循環農業無廢棄 臺南八翁推首座酪農區示範場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輔導民間業者,於臺南柳營八翁酪農區推出全臺第一個「酪農區循環農業場域模式」,示範以農副產物製作青貯料飼糧,利用在地畜牧生成的沼液施灌牧草地,以及研發製作有機蚓糞肥等環境友善之循環利用。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3月號 綠肥大地 生態固碳花現幸福

所謂綠肥(Green Manure),是不採收栽培的植物而直接翻耕入田作為肥料的方法,特地種來耕入土壤內的植物稱為綠肥作物。中文俗語有一說:「綠肥壓幾年,差田變好田」、「花草種三年,瘦田變肥田」,很多人對綠肥可能不太熟悉,卻是農家自古以來常用的栽培方式,用來維護農業生產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臺灣早期也極重視綠肥利用,直到被蓬勃發展的化學肥料逐漸取代。

農業經營
運用生物質翻轉鄰避設施 日本佐賀市跨界循環新契機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人們對待生活、環境與產業發展日益多了分對「碳中和」的觀照,生質能(biomass)逐漸被視作調適氣候變遷的希望之一。廣義來說,動、植物都可稱得上是「生物質」資源。從總量來看,燃燒生物質所產生的二氧化碳(CO2)是生物成長過程中經光合作用所吸收,因此相對於燃燒化石燃料,大氣裡的CO2可被視為沒有增加,生物質因此具有碳中和的性質,是可永續再生的資源之一。如果從人類的生活來看,傳統農村砍伐木材或撿拾柴薪,用於生產或燃料等都可說稱作利用蘊藏於大自然中的生物質資源。而至現代社會,不論城市或鄉村,又或是城鄉交界地帶,都有家庭或事業廢水、汙泥、廚餘等廣泛的生物質資源。日本佐賀市透過發展生物質產業的案例,興許能帶我們一窺農村再生、地方創生如何與循環經濟及淨零碳排行動的結合成為可能。

杭菊在臺灣栽培不易,花色有白有黃,為菊花茶的主要原料
農業經營
無毒杭菊全利用範本 花卉格外品循環經濟與碳足跡應用

工業研究院(簡稱工研院)規劃杭菊格外品循環經濟應用、碳足跡產品認證及導入產品安全履歷系統,讓杭菊在安全種植環境成長,使消費者得到安心、安全的保障。因此,將自然無害植栽技術、香花萃酵蜜釀技術與產品安全履歷雲端平台技術相結合,讓杭菊副產品的生產過程更透明化,開發出無毒且具競爭優勢,將花卉格外品變身為高經濟價值產品,創造出更高的營收及產值。

玉蘭花
農業經營
以花香代金香 廟宇生煙也很環保 玉蘭殘花循環經濟與廟宇製香產業新商機

臺灣人常說「拿香跟著拜」,就是祈求神明帶給自己平安、幸福與財富。如以高值化萃取技術,搭配智慧高效能低溫萃取,屬於泛用型香花物質(液態)及香氣(氣態)擷取產出的玉蘭香花鎖香萃取液為植物水溶性化合物,由於為水溶性,包含天然植物香氣水溶性化合物在其中。推動「以花香代金香」的創新模式,藉由廟宇內部轉型提升需求以及信眾健康意識抬頭的外部趨勢,將此創新應用思維推展到一般信眾慣行的祭拜模式中,也許可開創廟宇製香產業新商機。

可可
封面故事
循環可不可?不只是你的巧克力 屏東可可開發及應用

近年來臺灣南方土地上孕育的可可漸漸打開知名度,在生產巧克力的過程伴隨著大量格外品(常規外但品質無虞的產品)及廢棄物,工業技術研究院團隊(簡稱工研院團隊)運用了多項技術試圖解決問題,將可可格外品轉化為具功能性、易於保存和利用的創新原料,讓原本沒有作用的可可廢棄物找到新的發展方向,達到可可全果利用零廢棄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