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火車站海拔三十公尺,第一月臺的北側是阿里山林業鐵路搭乘點(上圖),在此可以看到臺鐵「1067mm」與阿里山林鐵「762mm」兩種不同軌距並列。從嘉義站上車往東到竹崎站,屬於林鐵的平地段;接著開始爬山,過了知名的奮起湖站後,下一站就是以鄒族文化圖騰裝飾的多林車站
鄉間小路
【林鐵故事】多林站:我的小村如此多林

清晨從嘉義市出發,沿著迴環曲複的山巒「之」字繞行,撥雲見霧,攀過一個個山巔、又下過一個個山坳,才發現整個阿里山區,其實是一個具體而微,卻又包羅萬象的世界。若搭林鐵,經過在奮起湖的短暫休止,小火車將穿過大凍山麓的長隧道,看見節理分明的「塔山」峭壁首次近距離現身,不知不覺竹林雜木已經漸漸轉為人造的柳杉,並迎來入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前最後兩個聚落──多林。

鄉間小路
【林鐵故事】十字路站:家離鐵道那麼近

過了多林,就是十字路。這兩個地方,巧妙地呼應了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兩首知名詩作〈雪夜停林畔〉(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與〈未竟之路〉(The Road Not Taken)的意象。煩心時,不妨來一趟林鐵小旅行,在列車未進站的鐵道邊,將掛懷不決的事物暫時放下,敞開雙臂擁抱風、霧,感受山林,甚至星空,或許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答案。

鄉間小路
【植物故事】檜木之外:林鐵沿線植物記

阿里山林業鐵路為運送木材而建,與其他林鐵最大不同,是這條路線常經過已有先民墾殖、生活的聚落,而非原本杳無人跡、因林業活動才促生的聚居點。除了將一根根原木運下山,阿里山林鐵也改變了沿線地景的樣態,不僅倚傍鐵路生活的居民開展新生活模式,阿里山山區的植物也逐漸變化。如果仔細觀察,我們仍可見到蛛絲馬跡。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4年12月號 森光之路

臺灣著名觀光勝地,阿里山以優美自然風景、深厚人文歷史,位列國家級森林遊樂區。阿里山林業鐵路系統更具百年歷史,沿線充滿豐富生態與人情故事,林鐵不僅屬於臺灣,也是世界級的文化珍寶。

儘管一路走來不易:二〇〇九年,阿里山遭遇莫拉克風災重創;林鐵修復期間又受阻於天災不斷,十五年來無法澈底竣工。直到今年(二〇二四),在眾人排除萬難的努力下,林鐵嘉義站到阿里山站全線恢復通車,撥雲見山。

總統賴清德與阿里山林鐵處人員於全線通車感恩活動上合照。(照片提供/農業部)
新聞
全線通車!阿里山林鐵重攀高峰 總統賴清德期許再創百年榮景

阿里山林業鐵路最初是日治時期為開採檜木而建,國民政府接收後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前身林務局的嘉義林管處持續經營,伐木結束後轉型為觀光鐵路。15年前,因莫拉克風災嚴重受創、沿線柔腸寸斷的阿里山林鐵,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及所屬的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多年努力下,終於克服重重挑戰,於日前(7月6日)全線正式通車。

新聞
阿里山林鐵42號隧道竣工 陳建仁勉勵續推軸帶計畫讓「國際級山林寶藏發光」

阿里山林業鐵路今年7月可望重新全線通車,全線通車最後一哩路「42號隧道」復建工程今(17)日舉行竣工典禮,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嘉義縣長翁章梁等人出席共同見證歷史時刻。陳建仁表示,行政院去年核定「大阿里山軸帶百年躍升建設計畫」,希望未來中央地方通力合作,讓國際級的山林寶藏發出燦爛光輝。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5月號 土雞傳味 育種進擊

土雞的飼養期比白肉雞多出一倍以上,成本相對較高,但有抗病力強,皮下脂肪少,肉質富嚼勁等優勢;料理方式也多元,是臺灣民間不可或缺的食材。臺灣自1980年代開始土雞的保種與研究,僅晚於法國。在國際上,土雞會稱為local chicken、country chicken、traditional chicken、native chicken、indigenous chickens等,概括來說,土雞強調在地性、地方歷史與傳統,具種原多樣性及文化意義。

臺灣最高火車站祝山車站去年重新啟用,歷經15年的重建,阿里山林鐵也即將在暑假全線通車。
豐年雜誌
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 軸帶躍升計畫再奔百年:復建工程歷疫情、戰爭挑戰 千日工期終抵盡頭

阿里山林業鐵路歷史悠久,是臺灣重要觀光景點,近25年卻因地震、颱風屢受重創,導致部分路線中斷。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經費下,先前重新開鑿的42號隧道已完工,預計今(2024)年7月1日可恢復全線通車。未來林業保育署將陸續翻新阿里山林鐵沿線車站、規劃阿里山林鐵支線「眠月線」局部復駛等,將阿里山林鐵百年底蘊轉化為持續發展的動力。

新聞
阿里山林鐵明年底全線通車 將增班推郵輪式列車主題式套裝遊程

阿里山林業鐵路受2015年杜鵑颱風影響,目前僅能行駛到十字路站,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今(20)日表示,明年底可望全線通車,將在常態性班次外,規劃常態性「郵輪式列車」,提供主題式套裝遊程。此外林鐵已20年沒有新車廂投入運行,未來將購入新車廂,由臺灣設計、生產及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