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5年3月號 真鮮海豐味

身處海產豐饒的美麗島嶼,洋流與季風推送,餐桌上迷人的風景,總有一兩道鮮美得讓人口齒生津的時魚海鮮。不過現今,隨友善環境和漁業永續觀念興起,應該怎麼做,才是落實關懷海洋,以及永續海鮮的識魚、食魚之道?跟著《鄉間小路》,我們邀請各有美味「手路菜」的海鮮主廚,化身餐桌邊的「侍魚師」,細說他們挑選食材時的海洋關懷與理念故事。

鄉間小路
【永續海鮮指南】吃一桌友善環境的海鮮

水產、海鮮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隨季節變化,不時還會出現期間限定的時令珍饈,煮之以清蒸、紅燒、乾煎、酥炸,各具滋味。然而,漁業資源有限,國產漁獲數量已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除了透過漁業管理的方式追蹤、改善現況,消費者選用「永續海鮮」,也是極重要的理念。

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吃好海鮮的大師課:友善生態水產是什麼

提起好吃海鮮的味道,每個人皆有心頭所愛──是現挑、現蒸的港邊市場海鮮拼盤、是起鍋前會加點米酒提味的家常虱目魚肚湯,也或是熱炒矮桌上,加熱鐵盤還小火細煮的一整尾鱸魚……海島子民如我們,怎麼可能沒有暗自心愛的水產菜色。本篇,從「如何選擇餐桌上的好海鮮」談起,邀請致力推廣「責任漁業」的徐承堉,以及從事生態水產養殖數十年、神農獎得主與神農陪伴師的邱經堯,捕撈與養殖的兩方對話。

鄉間小路
【侍魚師食堂】海洋主廚愛爾文:漁港到餐桌的永續海鮮大探險

位於花蓮吉安,由「海洋主廚」愛爾文(曾璽文)主理的「龍哥斯特」海鮮餐廳,從父母自一九九三年創立開業,迄今已逾三十多年。愛爾文說,他的外公以前是漁夫,在鹽寮沿海放長網(lîng-á)抓龍蝦,後來和愛爾文的爸媽一起合開海鮮餐廳,家族共同努力經營。靠海吃海長大的他,十足的海洋之子。

鄉間小路
【侍魚師食堂】八斗邀友善餐廳:不「塑」之客的豐盛漁夫鍋

過往十分偏執於拒絕免洗餐具、用品,嚴格力行無塑生活的「八斗邀友善餐廳」店主戴秀真,曾讓周遭親友和顧客充滿壓力,卻在COVID-19大疫影響後,學會轉念,不再與世界針鋒相對。位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旁的八斗邀,諧音閩南語的肚子餓。

鄉間小路
【我吃故我在】鹽是安全感

西方古老的民間故事裡,有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片段,國王已老,想要將領土分給三個女兒,於是把她們一一喚到面前,教她們說出對自己的愛有多深。大女兒和二女兒窮盡花言巧語,哄得老國王心花怒放。輪到最受寵的小女兒告白時,她卻顯得笨拙,只說自己對父親的愛是本分:「我的愛,就像是鮮肉需要鹽一樣。」

醬燒煙仔
鄉間小路
【百元風味鈔】窮人的快樂:醬燒煙仔

春夏交際,市場的魚悄悄換季。近年來海洋環境變動,海魚的價格節節高升, 想要吃便宜海魚,真的就得「著時」(tioh-sî)。

我在市場逛來逛去,以前最便宜的海魚「肉魚(肉鯽仔)」來到一兩二十八元的高價,也就是一隻肉魚可能就要八十元的意思!好貴!而春末夏初是竹筴魚和「煙仔」正要上市的時間點。

想吃甜點的時候,就要吃「好的」甜點。巴黎LV咖啡館甜點師Maxime Frédéric去年底和家人合開的麵包店Pleincoeur,店裡有和LV咖啡館一樣精緻的蛋糕。
鄉間小路
【不只是吃飯】吃好不吃飽

我們常常讀到一些「法國女人吃不胖」的文章,但法國料理重奶油的傳統,怎麼可能吃不胖?像早餐的可頌麵包要好吃,奶油是它最重要的靈魂。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法式料理的量很少,所以法國人吃不胖?還是法人的運動量較大?

與其說香味,酸菜更是一種風味。
鄉間小路
【菜市人生場】市場像酸菜一樣──嘉義溪口鄉露天市場

要找臺灣各地菜市場挺簡單,在Google地圖搜尋「鄉鎮名+市場」便是。然而嘉義縣溪口鄉卻是個例外,打上關鍵字,卻不見菜市場——幸好,要在臺灣找地方市場,還有個法子,直接殺到當地老街區,問人。

溪口鄉的中正路是條蜿蜒的小街,街口鐵皮屋下,有家半露天的「永和豆漿」。

花菜乾炒肉,是母親的手路菜。每當餐桌上有這道菜,我就能多吃兩碗白飯。
鄉間小路
【菊島喫風土】被風乾的家鄉滋味

尾牙這天,眼前擺著香氣四溢的梅乾扣肉,獨特氣味滲入五花肉的肥瘦交織間,每一口都是鹹香與甘醇的融合。然而,比起梅乾菜與豐厚油脂的交融,我更愛澎湖花菜乾的酸香清爽,那股純粹的風味,是海風和陽光對話的產物,是母親巧手保存的時光印記,也是我血液脈動裡渴望的家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