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農食部
【農食部】一起挑戰下個年度的餐桌
一件事情的結束,常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原住民紀錄片《如是生活,如是Pangcah》記錄港口部落老頭目的「美」式生活,Pangcah是花蓮阿美族人的自稱,老頭目表露對文化流失的憂心,並對後輩說了令我印象深刻的話,「我在前面幫大家砍草(走出一條路),但是孩子,我累了,什麼時候換你們?」
【農食部】記錄生活樣貌而生的麵包
下雨後,蝸牛麵包跑出來了……最近雨季,我們這裡最開心的應該是乾渴的植物跟蝸牛。雨水提供養分給土地長出食物,蝸牛就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吃掉新鮮嫩葉,還多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會被壓到。
【農食部】你看得懂這種美嗎?
「歡迎大家踩著我們所有曾經的錯誤前進,如果有『你們沒什麼嘛』的感覺,那就太好了!表示,親愛的,你也一定做得到,而且會做得更好。」每每有機會被邀請分享經營經驗時,我很愛在結論這樣說,這是真心不騙的一句話。
【農食部】種不出食物的太陽
3月底,屏東縣瑪家鄉舉辦紅藜文化節,是一個推廣原住民雜糧——紅藜麥的系列活動。其中一個有趣的活動是「紅藜下酒菜」創意料理比賽。通常很排斥這類競賽的我們竟然願意參加,最大的原因是我們有話要說,而且是透過料理來說話。
【農食部】90歲的小米糰炸雞
客製化接設計菜單的我們,有次曾接到家族旅行的訂桌,照習慣詢問後發現成員裡長輩不少,而且有90歲的高齡婆婆。我們認為不是長輩的口味與對餐廳的想像,原本想推掉這一桌,沒想到對方孫子打包票說婆婆是很fashion的人,最喜歡吃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