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菌種
農藥減量又有新招,新研發「芽孢益菌」可有效防治胡瓜、洋香瓜白粉病
從2017年底起,為力拚「農藥減量」及「友善環境耕作」,行政院農委會開始動起來,致力推動各項配套措施,力拼10年內達到化學農藥減半的政策目標。對此,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臺中場)也特別新篩選出有益微生物菌種,針對於常見的「胡瓜白粉病」危害,防治率可達60%以上,有望取代一般的化學藥劑,後續尚待技轉商品化。
打破香菇菌種來源寡佔,新社農會擬設立新公司提升養菇品質
不過這幾年呂昀陞發現,前頭菌種若保存不良,菌種活力衰退,即便後來用液態菌種發酵也不夠,他解釋,假如該菌種只有一到兩成是好的,其餘八、九成老化的性狀有可能在發酵時,把好的性狀蓋過去,最終菇的產量還是會受影響。
【農技最前線】原來太空包這麼來——從人工栽培看臺灣香菇產業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自1974年,發表香菇栽培新方法,並陸續於1983、1986、1993年編印推廣手冊後,乃漸次取代了大部分的「香菇段木栽培法」。此一「香菇栽培新方法」,是以木屑壓裝於塑膠包內,再經高溫殺菌後,接種培養而成
【農技最前線】臺灣香菇栽培史
昔日國人傳統上認為,食用菇類乃屬山珍,也是一種可遇不可求之美食,據今 2017年已 80~95歲之長者所知,1950年代前,在臺灣一般民間之宴會,必須是『幼席』,亦即高檔餐宴,才會有一道香菇佳餚襯置;若有此香菇者,在評價上,就非僅靠豬鴨鵝之肉食可之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