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最前線】原來太空包這麼來——從人工栽培看臺灣香菇產業

內容提供/ 《技術服務季刊》 文、圖片提供/ 宋細福、石信德 首圖提供/ 吳寬澤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篇請見《【農技最前線】臺灣香菇栽培史

香菇木屑塑膠包開發與推展期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自1974年,發表香菇栽培新方法,並陸續於1983、1986、1993年編印推廣手冊後,乃漸次取代了大部分的「香菇段木栽培法」。此一「香菇栽培新方法」,是以木屑壓裝於塑膠包內,再經高溫殺菌後,接種培養而成;此乃世界香菇栽培史之首創;日本學者曾撰文稱:日本是農業技術輸出大國,唯獨「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之技術,是從臺灣輸進日本。

日本輸入本技術後,曾嘗試做了諸多的改變:如將原來之圓形包體,改成方形包,以利排包作業;或另有改成大型方塊者⋯⋯但結果都告失敗;筆者曾受邀親自前往參訪結果,確認是由於”方形包”之包體,排包時無空隙得以通氣,故熱交換不足;而”大型方塊者”在香菇栽培期中,必須要有之振動作業不便之故。最後還是採行原來輸入之圓形包方式,而且連製包機亦採購自臺灣彰化永靖之”忠興鐵工廠”製品。

1982年中國大陸福建古田縣彭兆旺先生,採用了香菇木屑代料大田栽培成功,1984年推廣至全中國;此一方法乃屬長形棒狀木屑塑膠包,以多點接種方式而完成。

在臺灣方面,2011年在菇類產業發展研討會之刊序上寫到:「臺灣在1960~1970年間除了研發推廣洋菇成為世界第一的出口國外,也成功開發出全世界首創之”香菇太空包栽培技術”。」

有關「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研發及推展之詳細過程簡述如下:

(1)當年研發「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時之時代環境背景

臺灣在1950年代後,政府為發展洋菇外銷產業,且在洋菇基金會之運作下,多年來對洋菇之研究計畫,確實不遺餘力的投入,但對其他菇類則鮮有支援,香菇者亦然;因之「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之研究,乃在無經費支援下進行;在最初步基礎試驗時,當得在研究室進行;但在較大量實驗之際,則只得藉助於業界的合作才能順利完成。

(2)「香菇木屑塑膠包」創作之雛形

1967年代前,木屑塑膠袋培養菇類,最大困擾是棉栓之設置,筆者乃首創以剪下之塑膠瓶口置於包內,再紮緊包袋口於該瓶頸外方的方法(如圖1a)進行實驗,而得到初步的改善;此一方法乃委請新竹協和菌種場李增鑑先生進行「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實驗。

(3)「香菇木屑塑膠包」活動瓶頸之改良

1968年代,李太太黃一妹女士及李增艦先生在製包作業時,發現如能將該塑膠袋口束緊,並先穿過瓶口,再予反轉後拴上棉花 (如圖2b),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達到省工之目的,且理論上應得以減少感染雜菌機會;經再三試驗果真如此;於是乃製模大量生產應用;此一改良雖只是一小步,但對「菇類木屑塑膠包之製作」卻是極大之一大步;於是乃提出申請專利,並於1971年獲”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臺專字第20465號准於專利10年在案;並無償公開天下共享之。

(4)香菇木屑塑膠包首創生產行列之第一批香菇

1967年開始,為闡明「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需在香菇接種後多少時日,進行出菇處理較為適當;結果發現3個月以內者,由於菇蕾之分化不濟,故不是不出菇就是形成畸形菇,毫無經濟價值;直到180~200天始可形成腳小傘大之優質菇體;在1974年發表於豐年半月刊。

世界首創「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在1974年《豐年》雜誌刊出。

(5)臺灣「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之推展

  • 1974年後,部分有識之士及民間菇類業者,發現利用「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生產香菇,可得極為豐厚之利潤,故而紛紛設場生產(圖1~圖12)。
  • 1983年,政府為因應當時民間之需求,乃由行政院農委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手冊,正式推廣及講習;在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舉辦第一次全省發表會時,吸引了島內、外500多人之參與,使大禮堂會場爆滿,諸多想與會者無法進入,感之為憾。
    後來再得力於全省民間菌種場之雄厚推展動力,並各盡其能,快速遍推於全省;當時有生產”香菇木屑包”業者,如臺灣中部地區曾有一天可以生產10萬包、20萬包、甚至最多之詹養菌場可達30萬包之多,其他小量生產場有數十家。
    從事直接之生產業者,一般以年栽培10萬包者,為最小生產經濟單位,最多者在臺中新社青松農場王幼青先生,曾年栽培1千萬包,堪稱空前;在1986~1987年間,全省生產乾香菇近9千公噸,產值達新臺幣76億元。
  • 1986年,行政院青年輔導會,為訓練青年就業之需,再請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宋細福撰稿編寫,”香菇木屑塑膠 包 ( 太 空包)栽培及經營”一書,發行為用。
  • 1993年,行政院農委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香菇太空包栽培」手冊。
  • 1987~1996年,臺灣香菇木屑包之栽培量,均維持在1億2千萬包左右,堪稱最興盛期。

(6)建立香菇分級資料,完成「香菇中國國家標準CNS

  • 1986年,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印製”香菇採收及乾燥分級資料圖”單張掛圖,作為全省香菇產品分級之參考。
  • 1997年,依上述”香菇採收及乾燥分級資料圖”提供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建立香菇中國國家標準CNS11809」,作為臺灣香菇產品分級之依據。

圖1、塑膠包口之不同裝置法。

圖2、世界首創香菇木屑包栽培之第一批出菇。(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圖3、木屑原料加水堆積備用。本圖為木屑堆機作業狀況;木屑經加水堆積及翻堆作業後,得作為正式製作”香菇木屑塑膠包”之用。

圖4、木屑原料過篩作業。一般木屑須經篩過,除去木屑中之小木塊或尖硬雜物,以免壓包時刺破包袋,而增加雜菌率。此圖乃配合鏟斗車、電動篩及輸送帶等設備

圖5、配料。本圖為輸送帶將篩過之木屑,送到機械混合槽,經充分混合後,再經另一輸送帶送出之設備。所需配料,除木屑外計有:適量的水、米糠或粉頭等。

圖6、裝袋壓包。本圖為另一輸送帶,將混妥之材料,送入壓包機存料口,及壓包機壓包之操作。壓包機,早期採用電動單座型,每臺工作量3千包/天;此一半自動旋轉型者,可達7千包天左右。

(7)臺灣香菇業出現之危機

  • 1987年後,由於政府禁伐森林木材等因素,而致所需「香菇木屑包」之木屑,漸感不足且價格也隨之日漲;1991年,香菇菌種業者羅欽師,首組百木世界有限公司,自東南亞等國,大量進口製木業之邊材,用大型製木屑機製成木屑,廣為供應香菇木屑包業者,使木屑不足之壓力稍得減輕。
  • 1987年後,由於大陸香菇藉由走私,大量以臺灣當時成本菇價450~500元之25%,約100~160元直接走私,甚或偽造產地證明經第三國轉口進入臺灣,造成臺灣之菇價大跌;遂由青松農場負責人王幼青發起組「臺灣省香菇自救會」聯盟,藉以向政府相關單位抗議,盼望政府協助菇農解決問題;2010年代後,由於大陸經濟起飛,本身之需求量也不斷的增加,因之對臺灣香菇市場之壓力也隨之減輕;自此之後,臺灣之香菇,在栽培數量上,雖未能大量增加,但績優之業者,總算得有適當經營空間。

(8)臺灣香菇木屑包菇栽培品種之演變

1967年代後,臺灣香菇木屑包栽培所用菌種,均由業者自日本引進;如#701、#465、#w4、#日農4號、日農5號、日農7號及#252、#271…等,後來尚有引進#33號較耐熱之品種。當時主要引進者,有農林菌種場趙守嚴、臺中中興嶺之林繁雄等多人。

1996年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育成香菇「台農1號」,並經正式命名推廣。

(9)香菇菌種繁殖推廣體系之建立

1986年,建立”香菇菌種繁殖推廣體系”,提供菌種業者繁殖推廣菌種之參考,以防不良菌種之推出,而影響產業及商譽。

(10)臺灣香菇木屑包栽培栽培後廢包材料之再利用

1987年代後,為加強菇類培植廢棄木屑太空包處理再生利用:農委會農林廳於各主要產區輔導設置廢棄太空包處理場,購置廢包分離機、塑膠熱熔機等相關再生設備,以處理廢棄太空包,減少環境汙染並促進廢棄資源再利用。

當時在主要產區如臺中縣新社鄉、南投縣魚池鄉、埔里鎮、國姓鄉、水里鄉、竹山鎮、嘉義縣中埔鄉等,均已輔導設立專業廢棄菇類太空包處理場,年處理量約2億包。

(11)臺灣香菇木屑包栽培栽培之汙染雜菌普查及防治

  • 1991年,農試所開發以藥劑panmush等混合於太空包可有效的防治雜菌汙染。
  • 1993年,農試所完成香菇太空包汙染雜菌調查及防治方法之改進研究,發表於中華農業研究。

(12)香菇栽培產值產量盛期

2010年後,香菇是臺灣最重要之菇種,除產值與產量皆為最高外,栽培戶數亦是最多,約有616戶,其主要栽培地在臺中市新社區、和平區谷關、南投縣埔里鎮、魚池鄉、國姓鄉、竹山鎮、彰化縣溪州鄉、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等地,依據2013年統計約有4萬6千公噸之鮮菇產量,依據2015年之調查結果顯示,產量下降為4萬2千公噸,而產值約為44億8千萬 (表一)。

表一、臺灣地區主要菇類品項之產量與產值

菇種

產量(噸)

產值(萬元)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香菇

46,000

42,000

519,800

448,980

金針菇

33,000

30,000

149,690

134,700

杏鮑菇

22,000

26,000

176,660

206,960

秀珍菇

3,500

3,750

26,320

29,025

木耳

14,000

17,500

89,880

113,225

其他

13,000

14,500

180,000

208,000

合計

131,500

133,750

1,142,350

1,140,890

香菇太空包(菌床)之栽培量在穩定中略有成長,目前仍約有2億2千萬包之數量(表二),而在2015年氣候不利於生產,加上有菇類菌種退化問題,使得產量下滑。而在栽培戶數部份,在臺中地區之香菇栽培戶有微幅成長,但在南投地區則為下滑,而彰化地區之下滑更為嚴重,目前僅剩1戶栽培約40萬包之數量,此一現象可能與氣候暖化導致平地栽植香菇困難度增加有關。

表二、臺灣主要菇類品項之栽培量與分佈地

菇種

產量(噸)

分佈

2014年

2015年

香菇

21,000萬包

22,000萬包

臺中、南投

金針菇

11,000萬瓶

10,000萬瓶

臺中、南投、彰化

杏鮑菇

13,000萬包

14,000萬包

彰化、臺中、南投

木耳

4,000萬包

5,000萬包

嘉義、南投、臺中

秀珍菇

1,400萬包

1,500萬包

南投、彰化

其他

5,000萬包

5,500萬包

圖7、裝箱架。本圖為大型裝箱架,可入裝48箱,計576包之木屑包;以資分批吊掛送入殺菌釜中。

圖8、殺菌。本圖為無壓力,95~100℃低溫殺菌釜,其大者可容納3千包以上;另有採用高壓121℃高溫殺菌者。

圖9、接種。本圖為早期以手工接種法接種情形;後有改以機械接種法者;最後再有改為液態菌種接種者。

圖10、管理出菇盛況。本圖為香菇木屑包處理第一次出菇情形;處理出菇時間依品種不同而異。

圖11、出菇近觀之一。本圖為一般闊葉木屑培養出菇狀況。

圖12、優質冬菇形香菇。本圖為殼斗科之木屑培養出來的優質香菇;質地較為結實。

研發香菇菌種,因應未來挑戰

臺灣香菇近年來面臨氣候暖化、菌種弱化、產量下降的困境,加以大陸走私香菇的威脅及國際市場之挑戰,提升臺灣菇農栽培技術的工作迫在眉睫。

由農糧署、種苗改良繁殖場、農業試驗所、水土保持局、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新社區農會及臺灣菇類發展協會等單位,共同推動成立「臺灣菇類菌種產發研究中心」,將由農試所提供技術移轉和輔導,協助該中心培育品質優良的菌種,供菇農栽培,提升臺灣香菇農業技術,以因應國際菇類市場的競爭。

(本文轉載自2017年9月號《技術服務季刊》,原文標題為〈臺灣香菇栽培史(下)〉)

 


參考文獻

[1]宋細福。1974。香菇栽培新方法。豐年半月刊24卷22期。

[2]宋細福。1983。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農民淺說255A~園藝48。行政院農委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

[3]宋細福。1983。香菇太空包栽培。農業教育教材。統一編號30068820072。行政院農委會、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

[4]宋細福。1986。香菇採收及乾燥分級資料圖。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印製。

[5]宋細福。1986。香菇木屑塑膠包(太空包)栽培及經營。行政院青年輔導會發行。

[6]宋細福。1997。建立香菇中國國家標準CNS11809本省歷年所開發之菇類。客家時空珍語。

[7]宋細福。1997。香菇新栽培技術之開發。臺灣食藥用菇類之生態與應用圖冊。

[8]陳希煌。2000。臺灣菇類文化館專刊。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協辦,臺中縣霧峰鄉農會發行。

[9]陳錦桐、石信德、陳繹年、安寶貞。2011。菇類產業發展研討會專刊。農業試驗所編印。

[10]劉育姍、康瑋帆、呂昀陞、石信德。2016。我國菇類產業現況與技術發展策略分析。農政與農情285: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