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臺東2號
臺灣藜臺東2號─早橙 早熟豐產利機器採收:媒合供需助推廣 橙紅花穗觀賞、保健潛力佳
過往臺灣藜品種選育尚未成熟,常面臨花穗籽實顏色混雜、植株生長高度不一、成熟期不均,造成農民採收與行銷販售的困擾。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新育成早熟、豐產、成熟度一致且適合機械採收的臺灣藜品種「臺東2號」、商品名「早橙」,橙紅色系有別於一般最普遍、廣為人知的紅色種類,提供農友種植新選擇。
《豐年雜誌》2024年9月號 米糧雙贏 稻作精進 雜糧進擊
水稻是國內最重要的農產品,除了生產面積最廣、產量最多,近年產值約維持在350億元左右,也是國人最重要的主食。然而,臺灣稻米年產量常年高於消費量,產量過剩導致價格難以提升。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雖然確保了糧食安全,卻也如同加重水稻生產的砝碼,與產業如何平衡?
這個可能性就在土地上,稻米與雜糧就像身處蹺蹺板的兩端,栽培量此升彼降之間,兩個產業卻可能達到互補互足,走向米糧雙贏之道。
翼豆新品種「臺東2號-春豐」:時令豆菜「翼」飽口福
翼豆引進臺灣已逾百年,主要分布於中南部鄉間或東部原民部落中。隨食用歷史演進,部分原住民族如阿美族,已將翼豆視為部落中重要的豆類蔬菜。有鑒於翼豆豆莢有別於其他豆類蔬菜的鮮脆口感,且在莢身兩側各長了一對翅膀,外型吸睛,極具發展為臺東地區特色蔬菜作物之潛力,因此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東農改場)著手投入栽培技術及育種等相關研究。
翼豆新品種「臺東2號」推出 春作採收期更長 產量每公頃15公噸 口感更清脆
翼豆是臺東地區原民特色作物,具短日照結莢特性,以秋作為主要產期,長日照季節就無法結莢,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投入翼豆育種,8年前自亞蔬中心引種選育,今(21)日宣布育成春作產量更高的新品種「臺東2號─春豐」,春作採收時間約比「臺東1號」長一個半月,產量1.6倍、每公頃15公噸;而且嫩莢翠綠短薄,易熟好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