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學化管理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本篇為水稻篇。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升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本篇為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的下篇,上及中篇提到土壤有機質及適當灌溉提高土壤保水力及抗旱的機制及實證,此下篇先談三個盲目灌溉實例,再談如何提高灌溉的經濟效益。
氣候變遷日益極端,在臺灣愈來愈感受天氣不穩定,冷時如墜冰窖,隔天卻猶如酷暑,日夜溫差大,這樣的天氣讓人容易感冒,家禽同樣無法倖免於難,特別是體質敏感的蛋雞,更容易受到環境變化衝擊,身體免疫力下降,產蛋能力也下滑,禽流感來襲無疑雪上加霜。這一波蛋荒很艱辛,且看蛋雞產業的努力,讓危機成為轉機。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升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本篇為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的中篇,主要談到土壤有機質對降低乾旱造成損失以及地下水的功能。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升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
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及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報告指出,氣候變遷主要原因來自工業革命以後溫室效應氣體的提升,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從1850年的280ppm,到2006年381.2ppm,2021年達414.72ppm;地球平均溫度1880年後每10年平均提高0.08°C,1981年後每10年提高0.18°C,2021年是歷年第6高溫,比上世紀平均高出0.84°C。環境科學家Delphine Deryng整理前人利用輻射驅動力(W/m2)相對於工業革命前水準提出代表濃度路徑(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值,預估21世紀末如果世界各國不減排,CO2大於1370ppm,其RCP8.5W/m2;若減排不力CO2達850ppm,RCP6.0W/m2;盡全力減排CO2約650ppm,RCP4.5W/m2。各國低量增加碳排則CO2約490ppm,RCP2.6W/m2。世界各主要國家包括臺灣擬2050年達碳中和。
黑水虻被視為完美昆蟲,幼蟲以能吃掉廚餘、糞便、動植物有機體,且食量驚人聞名,黑水虻蟲體又可成為飼料添加物,增加蛋白質成分。看好黑水虻循環經濟,一群具生科背景的七年級青年成立「循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循創生技),在苗栗設立「動物飼料製造工廠」,取得新型專利自動化生產線,講求科學化養蟲,明年三箭齊發,提升產量,為環境永續提供更友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