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山藥
臺灣山藥2021年栽培面積為459公頃,北部地區以新北市為大宗,栽培面積36公頃,主要栽培馴化野生種,供鮮食料理用,產期約於10月至12月間。由於馴化野生種山藥對於北部地區土壤適應性強,因此廣泛蒐集野生種原,選優進行雜交,篩選食味感官佳、黏度高、豐產且適合鮮食料理的後裔,進行後續育種流程,以育成優良新品種,提供北部休耕地轉作新選擇,擴展山藥新產區。基於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場)經10年品種選育,選出新品系TYY15014,具備上述特點,極適合熟食兼生鮮食用,2021年10月7日登記命名為山藥新品種「桃園5號-金豐」。
懂得吃喝的蘇東坡說:從來佳茗似佳人。一如臺灣喝茶的方式,從早些年的壺泡、茶藝館,現在已經是手搖茶、罐裝茶當道,茶湯卻依舊那般甘醇引人回味。今年早春以來的乾旱重擊了茶園的生產,突顯氣候調適議題的重要性,也讓人更體會到臺灣春茶的珍貴。
2021年臺灣山藥栽培面積459公頃,北部地區以新北市為大宗,栽培面積36公頃,主要栽培馴化野生種,俗稱條薯的基隆山藥,產區分布於雙溪區、貢寮區、平溪區及三芝區,供鮮食料理用,產期約於10~12月間。基隆山藥較適應北部地區之土壤,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改場)積極廣泛蒐集相關野生種原,以食味感官佳、黏度高、豐產且適合鮮食料理用山藥為品種改良目標,進行選育工作。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以臺灣原生馴化野生種「基隆山藥」,雜交育成第一個原生山藥新品種「桃園5號─金豐」,口感表現相當卓著,且與同為小葉種的對照品種「花蓮3號」比較,塊莖產量及所含粘質素均高出近2成。
山藥在全世界品種超過600種,普遍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要作為食用種的有50餘種,對印度許多農村和部落社區而言占有重要地位。臺灣山藥的主要產地為南投、彰化與新北,其中以南投的栽培面積最大。由於山藥種類繁多,國內栽培面積較大的種類分別為台農1號、台農2號、花蓮3號、紅肉山藥及刺薯等,分別隸屬於大薯、紫田薯、家山藥、基隆山藥等不同物種。本篇將綜合評析目前國內外的山藥市場,並針對亞紐澳地區的山藥產品及市場趨勢做探討分析。
「名間有三寶,茶葉、山藥及生薑。」時至秋冬,正是南投縣名間鄉採收山藥的時節,時常看到農民賣力採收的農村情景。他們各司其職,用挖土機熟練地除去露在地表外的植株,挖出躺在地底的山藥,再人工將塑膠管中的山藥撈出、割去外皮長出的氣根,新鮮的山藥散落在田埂上,預告今年的豐收。
海扇貝、山藥、溫州蜜柑,以及調製奶皮等農產品、加工食品的進口關稅,可望減半!因應業者要求,財政部正在檢討農漁產品、加工食品以及穀酒類關稅調降的可能,其中5項與農委會有關,農委會國際處盤點後認為對相關產業影響不大。這些進口品的關稅調降事涉修法,須行政院院會通過後,送立法院審議,三讀通過後才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