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數據
力推一站式綜合物流服務!日本Farmind成為蔬果供需調節者
隨著近年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除了造成農業勞動力人口逐年下降外,過去常見三代同堂的景象也慢慢縮減為一家四口的小家庭結構,家庭消費習慣也逐漸轉變為少量、多樣化的購買模式,蔬果市場受此趨勢影響,轉而推出小包裝來滿足消費者需求。然而此種趨勢對於生產端而言卻是莫大挑戰,如何在生產成本逐年上升的情況下,同時滿足蔬果全年穩定供應,以及消費者客製化的多元需求,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痛點困境之一。
日本Farmind株式會社憑藉著自身卓越冷鏈流通效率與建構產地標準化流程,成為日本蔬果流通業中心。其所提倡的「一站式綜合物流服務模式」,突破農產品因季節性難以成為標準化商品的限制,成為生產端到銷售端的供需調節者,值得臺灣農業學習借鏡。
從29億張電子發票撈蛛絲馬跡,農業大數據平台如何反映產銷脈動?
農委會表示,利用資料科學方法發展大數據分析工具,已經建立甘藍、香蕉等15項農產品消費市場趨勢零售價格估計模型,也應用歷史資料建立的預測模型,模擬不同颱風路徑、強度、雨量對於菜價影響,將有助事先掌握價格波動。最後藉由分析網路輿情民眾關注的聲量、情緒,掌握農業關鍵事件輿論發展脈絡與政策傳播成效,可作為施政決策參考,以拉近與民眾距離。
農業氣象大數據,如何讓農民看得懂?
今年夏季颱風少降雨不多,農政單位本憂心明年一期作水不夠用,上週受卡努颱風共伴效應影響,全臺瞬間降下大雨,被外界形容「比颱風天還像颱風」,造成農損 6,65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