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大數據,如何讓農民看得懂?

文/ 林慧貞 圖片提供/ 林良懋

今年夏季颱風少降雨不多,農政單位本憂心明年一期作水不夠用,上週受卡努颱風共伴效應影響,全臺瞬間降下大雨,被外界形容「比颱風天還像颱風」,造成農損 6,657萬元,凸顯出極端氣候下農業面臨艱鉅的挑戰。
以往氣象預報以人為對象,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為了建立農業可參考的氣象資料,預計 4年內設置 130個農業氣象站,在容易致災、特定作物生產專區等,提供微氣象資料,讓農民能更精細防災;同時也制定作物防災栽培曆,仿照農民曆形式,記載作物在何時可能會面對到的天氣挑戰,希望用科技防災;不過外界也提醒,最重要的是如何讓農民使用這些資訊,政府必須加強與農民溝通,才能讓資訊真正符合需求。

從人走向作物,農試所設置農業氣象站

過去中央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都是以鄉鎮為最小單位,但對作物來說,有時差個10釐米雨量就差很多,農試所長陳駿季表示,以臺中東勢為例,現在氣象站在平地,但當地重點作物甜柿種在山上的和平區,氣象站距離遠,預報難以當成農民參考。

由於極端氣象頻仍,政府近年也開始注意到農業氣象的重要,104年時約有16個農業氣象站,農試所在105年度啟動相關計畫,擴大建置農業氣象站,105年度總計全臺已有82個農業氣象站,今年則新增了17個,預計4年的計畫要增加到130個,前期多以西部為主,後期則納入東部。

農業氣象站主要是依據災害發生熱點來設置,例如臺中東勢2003到2014年災損金額累計達3億元以上,屬於災害熱區,因此優先設置;大規模集中的作物專區也是優先考量地,農試所結合農糧署重要產區統計,例如臺中新社區文心蘭、臺中東勢的椪柑和梨等等,未來預報可更精緻化。

花蓮農民盧紀燁認為,個別農民有不同的防災預警需求,也可以考慮結合農村再生,把氣象站放在社區,讓農民自己判斷當地的微氣候。

今年6月,鋒面造成的豪雨也讓嘉義農田淹大水,即將收成的稻田慘遭滅頂。

作物防災栽培曆,告訴農民何時可能遇到災害

除了預報,農試所也和氣象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合作,套疊歷史資料,建立「作物防災栽培曆」。

以水稻為例,2月可能遇到寒害,當氣溫降到3~5度C,植株生長會變得遲緩,需要適時覆蓋塑膠布或提高水位保溫,寒害後加強補施氮肥促進生長。

陳駿季表示,已和各單位合作,利用歷史資料分析出特定風險區域,如颱風侵臺有九大路徑,把歷年同一路徑受災區套疊起來,可得到高風險區,之後若有颱風來,便能提前告知農民作準備;由於不同農作物適合的環境條件不同,之後可再利用這些資料,研擬致災臨界點,例如某種作物環境超過幾度就算是高溫,應發布警訊適當防範。

作物防災栽培曆,以水稻為例。(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需多和農民溝通

農試所近年積極發展農業氣象大數據,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持肯定態度,他認為臺灣的農業氣象系統已有世界水準,「但重點是如何落實在產業,」必須轉化成第一線縣市政府、農民可及的訊息平臺,才能讓農民調整耕作過程。

他認為,政府應採「參與式討論」,建立農業氣象系統,透過工作會議形式,請不同作物的產銷班、養殖業者、農業經營者實際分享經驗,並透過直播讓不能參加的人看,修正系統,「第一線經驗非常重要,用第一線經驗修正系統,這樣發展出來的系統才是實用的。」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表示,農民知識不同,每個人認定的氣象天災落差很大,要讓農民知道這些資訊很困難,不同農民有不同channel(頻道),「不是我們去做一個平臺,叫他們自己來看。」他舉例,公司曾播報防災資訊給農民,農民卻說不要這些東西,因為這些資訊和一般耕作習慣有落差,後來公司便弄一個群組,直接跟農民溝通,用他們經驗修正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對農業氣象大數據持肯定態度。(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找出農業氣象商業模式

彭啟明進一步指出,農業氣象在其他國家已是重要的商業資訊,美國天氣發展公司分析各種大數據,美國農民可直接用iPad看,臺灣政府雖然很用心分析、做平臺,但農民不會看,政府和相關的農經學者應轉換思考,創造出農民需要的服務模式,融入農民意見,找出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而不只是用政府經費做專案,「我審過很多類似案子,很多後來就死了。」他認為農業需要的是面對極端氣候的生態系,政府要創造環境,而不是做主導角色。

對此,陳駿季回應,公部門做的是比較大尺度的資訊提供,例如風險熱區,附帶防災指引,以及基本建設如氣象站,民間公司可以進一步加值、客製化,針對特定地區產業做特定分析,政府與民間是夥伴關係,政府得到資訊後,也會同步公開,讓所有資訊透明化。

與會產官學集思農業氣象預報科技提升如何協助農民經營。(圖/汪忠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