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農,他們怎麼說?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臺灣食育協會

每到茶葉採收的季節,缺工問題就浮上檯面,臺灣過去曾向日本引進採茶機,但礙於土地坡度的限制,關鍵的「一芯二葉」不易採摘;臺灣的夏季氣候高溫炎熱,乳牛厭食造成產量銳減的問題,使得夏季牛奶價格居高不下……。

臺灣以農立國卻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需要大量人力進行農業活動,當越來越多青年決定返家務農時,該如何面對這些挑戰與困境,科技是不是能改變這一切呢?

今(1)日臺灣食育協會在華山文創園區烏梅劇場,舉辦一場食育論壇「農業與科技的對話─農業大未來」,臺灣食育協會理事長黃兆徽邀請同為農家子弟的立法委員蔡培慧、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科技部長陳良基以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從他們最擅長的專業領域來討論,如何借重科技之力,為農業開啟新世代。

農業人口不足,急待解決

過去十年來,農業重新回到世界發展的關注焦點,臺灣農業與農村的挑戰重重,土地零碎化、農業缺工,極端氣候,這些挑戰接連而來。

當農作物生產完畢後,會面臨到冷鏈系統、運輸設備、物流網以及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因此科技應用不只是生產端,還有連結端、食品加工端等。目前集貨、包裝及整個冷鏈體系,臺灣落後於菲律賓,農委會已經著手規畫,要在屏東設置一個大型的物流冷鏈發展示範中心,將以國際標來招商。

臺灣的農業技術是全球前段班,但有160萬人的民眾面臨糧食不足問題,這是由於資訊分配不均,再加上農業面臨務農人口高齡化、缺工問題等,極需發展自動化採收的機械。

蔡培慧指出,當人力呈現高齡化趨勢時,應該要找到方法去協助長者,臺灣科技與農業的結合應該是要從臺灣的角度出發,例如:抗寒抗旱的品種研發、開發微型機械,甚至研發機械手臂協助農民採果等,使農業與科技結合。

陳良基以親身耕田經驗,讓現場聽眾了解農村面臨的人力問題。

科研計畫該如何協助農民

陳吉仲提到,農業科技計畫預算20年來從20億成長到40億元,但以GDP換算後,卻發現以前每1元的投入有120元的GDP貢獻,但現在只剩下60元,這樣的原因可能是研究方向不對或是對於實務貢獻有差距;另一方面農委會預算也在這20年間,從400億成長至1200億,但是農家所得中的農業收入卻維持在30萬元,農委會應該要適時調整政策。

陳良基指出,科技部將從三方面來協助農業科技發展,首先是智慧機械及AI和IOT物聯網在農、漁、畜業的應用,二是農業生技、水資源及環境優化等技術,三是研發農、漁、畜產品的保鮮技術,結合「科技」,期望能創造出新的解決方案。

陳吉仲強調,科技運用到農業需要考量「農民的接受參與」、「技術成熟與量化」以及「市場接受」三大面向,因此將會在全臺灣辦理相關的座談活動,與農民一起坐下來討論。

未來希望藉由臺灣實力雄厚的ICT製造、資通訊等技術,導入傳統農業,透過感測技術、智慧機器裝置、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應用,打造智慧農業,期望能翻轉農民「靠天吃飯」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