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糖廠鐵道文化園區。
封面故事
最接地氣的路徑,糖鐵串起時空記憶

糖業鐵道還未普及之前,臺灣曾經是輕便車王國。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鼓勵日本私人企業來臺灣發展糖業,新式製糖工場需蔗量大,傳統運蔗牛車無法勝任,糖鐵就此誕生,通常以製糖工場為中心,延伸成樹枝狀、輻射狀網絡,但常受河川與地形所限制。國民政府來臺剛接收時,糖鐵載甘蔗的專用線加上載客的營業線(含臺車營業線)總計全長達2964.6公里,比官鐵還長。

《豐年》雜誌第11卷第1期的保護甘蔗連環漫畫。
封面故事
甜甜的記憶,從古到今細說臺灣糖

很長一段時間,世人從水果與蜂蜜淺嘗甜味,直到砂糖出現。這由甘蔗煉成的甜蜜,不僅運輸保存更方便,而且用來調味、做甜點、加入咖啡茶飲皆宜,甚至曾被視為仙丹妙藥。「甜」逐漸成為飲食中重要的一味,砂糖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17世紀英國、荷蘭、法國等西方強權在熱帶殖民地成立大農場,大量引進勞力廣植甘蔗、量產砂糖,當時在國際上相當搶手的臺灣,自然也成了砂糖之島。

新聞
台糖產銷履歷驗證甘蔗增至近萬公頃 全臺首支有「身分證」履歷黑糖上市

台糖公司去年在農委會農糧署輔導下開始生產全臺首支產銷履歷甘蔗糖(二砂),今年持續以虎尾糖廠農場為驗證主體,擴大產銷履歷製糖甘蔗驗證面積達9,893公頃,並進一步通過產銷履歷黑糖加工驗證及清真驗證,今(14)日宣布全臺首支履歷黑糖產品上市,也是繼甘蔗糖之後,台糖旗下第二支具有「身分證」的糖品。

新聞
鳳梨平穩產銷 台糖出租栽培鳳梨面積今年起縮減 明年全臺將減產1成

3月進入鳳梨產季,因應去年起中國暫停輸入臺灣鳳梨,農委會啟動產銷輔導措施,以及輔導鳳梨產業轉型,外銷果園導入產銷履歷,副主委陳駿季今(4)日並指出,國內種植面積須適度縮減,視現階段市場需求,先減少台糖出租栽培鳳梨土地,估明年減少1成種植面積。

新聞
青年返鄉無地可耕 農委會將提案台糖土地供租賃

青年返鄉務農常常遭遇租不到土地耕作的挑戰,立委何欣純今(9)日質詢農委會,台糖公司是全臺最大的農地地主,農委會應協調台糖土地提供青農租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現在農地很貴,青農想標租不簡單,承諾以半年時間建置好農地租賃機制,讓青農有地可耕。

新聞
百年北港糖廠 地方盼活化為藝文觀光園區

百年雲林縣北港糖廠停工20年,龐大廠房及生產機具因風吹雨淋鏽蝕腐壞,卻也呈現一股滄桑歲月的歷史感,是國內罕有的工業遺址,文化部長李永得22日實勘,立委蘇治芬建言以糖產業背景為基底發展文化經濟,居民希望修繕後活化為藝文園區,將朝臺灣的糖業文化與創意基地方向規劃。

新聞
三鐵共會 循著糖香追五分車

雲林縣虎尾糖廠保存了全國僅存的運蔗五分車,時值榨糖期,臺糖公司和雲林縣政府推出循著糖香追五分車遊程,除了親訪原料甘蔗農場、移糖車等,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三鐵共會」,騎著鐵馬追五分車,抵達虎尾鎮北溪里等待呼嘯而過的高鐵,體驗三鐵交會的珍貴時刻,留下甜蜜蜜的回憶。

新聞
全國唯一小火車運蔗榨糖廠開工 甜蜜小鎮令人流連

臺糖公司雲林虎尾糖廠10日開工,全國唯一僅存的運蔗小火車也開始「嘟嘟嘟」忙碌穿梭虎尾小鎮,吸引全國各地鐵道迷匯集追「五分仔車」,同時勾起許多老虎尾人童年追著小火車跑,偷抽原料甘蔗啃食的甜美回憶。本年期榨糖期10日起直到明年3月29日止共110天,預估採收25.4萬公噸原料甘蔗,生產約2.29萬公噸本土二砂糖,小鎮因此瀰漫著甜滋滋的好味道。

新聞
豬價跌 飼主說季節性下波無關萊豬

豬價近來下跌,全國平均價格約每公斤70元,國內最大產地雲林縣平均價格在66、67元間徘徊,但11日跌破65元,有人質疑是因為萊豬,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許裕聰表示,中秋節過後到尾牙這段期間,本來就是每年的價格下波,他強調這是市場季節性的現象,根本無關萊豬。

新聞
豬舍升級 專家建議應由官方主導示範場

因應明年開放萊豬進口,農委會將分4年編列百億養豬產業基金,其中輔導養豬現代化升級的預算額度31億元,但全國有6千多戶養豬戶,如何好好利用這筆有限經費,讓國內養豬場升級現代化?曾獲選十大傑出農業專家的夏良宙建議,在制度上建立示範場,提供養豬戶學習參考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