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來喝一碗湯
【湯之為湯】以食物與料理分享彼此時光──合作社的午間共食
在被食材團團包圍的商店工作,每日經手各式各樣的生鮮蔬果、肉品雜貨,員工自然對土地及食物興起一股敬意與珍視之情。為了不浪費即期品、推廣一般人接受度較低的菜種,同時給自己辛苦工作後的犒賞與動力,主婦聯盟合作社竹北站實行了自發性的員工餐,多年來共煮共食,以食物與料理分享彼此的午休時光。
蝦米&蝦粉──經過日光提煉的鮮湯頭
高雄湖內是個純樸的傳統小漁村,雖沒有茄萣、臺南七股的知名度,卻擁有極豐富的養殖漁業資源,逾九成家戶是世代養殖漁民。13年前踏上無毒養殖安心水產之路的阿麟師──謝錫麟,這回走進廚房化身總鋪師,用自家水產煮湯──經典蝦米白菜湯、以蝦粉提味的虱目魚湯,手起刀落遊刃有餘。
立冬過後,在冬日暖陽照耀之下,高雄湖內的魚塭一片波光粼粼,這裡不見車水馬龍的忙碌步調,偶爾抬頭望見冬候鳥凌空飛過,為純樸的漁鄉日常,帶來一點點變化。
專門撿穿山甲大便的男人──鸞山部落與生態保育研究者孫敬閔
秋日的晴朗午後,野生穿山甲研究員孫敬閔與我們相約臺東鹿野火車站,一同前往延平鄉鸞山村──他八年來野放與追蹤穿山甲的地方,尋找牠們的蹤跡。入山之前,他特地繞到小鎮檳榔攤,買了一組檳榔配保力達、向熟人借了一把山刀,並要我們在產業道路旁停車,走向樹叢,朝山的方向稟報致意……。
臺灣穿山甲是一種棲息在低海拔淺山處,和人類農田生態系共存的里山動物,是中華穿山甲在臺灣的特有亞種。穿山甲個性溫和、沒有攻擊性,以螞蟻和白蟻為食,遇到危險時會縮成球形,用身上瓦片般的角質鱗片保護自己。
港都的飲食文化──人情滿溢的飽腹湯食
高雄是工業重鎮,也是移民之都,湯品或用豬腳慢熬,或以海味為基;有的延續故鄉記憶,有的在代代傳承中創新,最大共通點,是以豐富扎實湯料,讓人迅速補滿工作所需元氣。拉張板凳,小店裡,騎樓下,暖胃醒腦後,帶著飽足身心,迎向一天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