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民俗開講】春祈秋報謝平安
每年約自中秋節過後至臘月初這段 期間,全臺各地都有大小不一的謝平安祭 典,這種年度例行的節日祭祀,源自古老 「春祈秋報」的概念,展現一個地方社會 共同渡過年例節點,酬謝神靈庇蔭的集體生活意義。
【遺忘考】無止盡的歌單,從來唱不完──一中商圈
同事相約唱歌,訊息傳來:「好樂迪三民店」,三民店位於臺中鬧區,鄰近一中商圈、中友百貨,接近目的地已 注意到滿街稚嫩面孔,我們幾個 1980 年代出生的人怎麼點都是懷舊金曲,就算偶有嗨歌也屬〈追追追〉等級。
【大地物語】人體為喻, 喚起對島嶼生命的重視──《保島》紀錄片導演專訪
臺灣不僅是寶島,也是擁有許多自然保護區的「保島」。農委會最新出品的紀錄片《保島》,藉由訴說臺灣保護區的故事,告訴大家保育不是少數人、 也不只是林務局的事,而是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們共同的責任。
【花事最新鮮】富貴人人愛,好運跟著來──開運竹
很多人習慣在家中或是辦公室擺放一些開運小物,但是開運小物的種類五花八門,擺放的位置也都各有學問,本月台北花市將推薦一款適合居家、辦公場所的最佳開運盆栽── 開運竹!
【土地與人】自土地裡淘洗出的雪白結晶
住虎尾的好友說,記憶中小時候鎮上處處充滿蔗香味,下課時看到運糖五分車經過鬧區往糖廠去,就是幸福的回憶。而專屬臺南白河的氣味是蓮藕香,中秋節後是收成蓮藕、製作藕粉的季節,處處可見千歲軍團在田裡勞動,家戶門口一個個白色、紅色的臉盆或大水缸,正洗粉沉澱的畫面,肯定是這裡最美的風景。
大白鷺・小白鷺・黃頭鷺
鷺,頭頂、胸、肩、背部生長毛如絲,故又稱鷺鷥。在臺灣,若要看美麗的絲羽,便屬春季的大白鷺!大白鷺很兇,度冬時雖會群集戳魚,不過彼此保持距離,誰犯著邊界,就伸著長頸威嚇對方,過頭了就衝上前用腳踢!看過電影《小子難纏》吧?經典的鶴形腳就是這樣!
農家子弟合力開創雜糧新頁 – 第三屆百大青農雜糧團體
提到對嘉義東石印象,肥美的鮮蚵、一池池魚塭與海岸邊的蚵棚,是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畫面。靠海的東石,不僅有著鮮美的水產,也因為特殊的風土,讓這裡生產的雜糧有著濃郁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