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開講】春祈秋報謝平安

文、攝影/溫宗翰

每年約自中秋節過後至臘月初這段期間,全臺各地都有大小不一的謝平安祭典,這種年度例行的節日祭祀,源自古老「春祈秋報」的概念,展現一個地方社會共同渡過年例節點,酬謝神靈庇蔭的集體生活意義。

所謂謝平安,可看作相對於「下平安」(hē-pîng-an,許平安之意)而言;早期農業社會,大多在春季農耕時,向天地諸神佛祈請許願,希望整年度平安順遂,可以四時無災、八節有慶,到了秋收冬藏之際,便就利用農閒時間,舉行相應的謝平安儀式,藉此酬謝眾神整年來的庇蔭。複雜多樣的謝平安儀式,光是名稱就非常多種,比如:謝冬尾、做冬尾、謝三界等不同用詞。由於祭典必都伴隨著「謝戲」習俗,每每舉行盛大的傳統戲曲演出,有時連續多日甚至整個月,也因此有年尾戲、冬尾戲等說法。

謝平安的祭典時間與形式,各地都略有不同,時間區段主要集中在中秋節過後、農田收穫結束的農閒時刻辦理,尤其是農曆10月15日前後,主要祭祀對象是象徵著天、地、水三界的三官大帝。在民間信仰思維中,農曆10月15日是水官大帝千秋日,其職司解厄,在進入冬令歲末之初,祭祀三官大帝並祈求水官解厄,這是一種年度節日意義上的通關儀式,一方面象徵著整年度平安順遂,二方面也預祈來年平安、沒有災厄發生。

除了「拜三界公」,不少地區會在謝平安時一併祭祀地方公廟的主祀神,通常是由地方最小祭祀單位的「角落」,迎請該祭祀圈範圍「最大公」的主祀神前來村落看戲;或是以感恩回饋的心態,迎請曾經救助地方村落的神靈前來祭祀、酬謝平安。比如南投縣埔里鎮每年農曆9月迎媽祖謝平安活動,便會邀請曾幫忙「掠水路」的南瑤宮媽祖與鹿港媽祖,同時也迎請協助除蟲害的松柏坑受天宮玄天上帝、協助降雨的竹山沙東宮國姓爺等神靈,一同回到埔里作客,享受萬民香火供奉致謝。酬神的同時,也隱含著追懷過去艱苦災厄的記憶。

PROFILE

溫宗翰

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長期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議題,以「史學皮肉、民俗骨、文學心」比喻自己的研究心靈。

專欄簡介

民俗來自土地,是常民生活之累積,在全球化、現代化情境下,使我們容易忽略日常生活的文化思維。民俗開講期許召喚臺灣土地上的人們,共同珍視這些生命記憶與文化印記。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