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rayan交換日記】一起做過的事

文、攝影/王妃靚

10、11 月排灣族部落的季節顏色是霧灰,它渲染自真實的霧與灰,被白霧覆蓋上一層輕紗的山路、林木,偶爾因為升火而起的煙清晰了光的路線。

升火是部落日常,而秋季的火因備 冬日柴和烘芋頭而生,這兩者所需要的 柴火量不相上下,這兩個月份只要遠遠 看見比較旺盛的煙,就知道那不是燒洗 澡水或煮飯的炊煙,而是哪一家的 leku (排灣語,烘烤芋頭的窯)啟用了,開 始有人收成芋頭了。

Vuvu Kaljalju 自家農場裡復耕的芋 頭,跟著風災後復建的生活來到了第七年,家人、親友、自學的老師、換工夥 伴一起開墾、播種、守田、採收、烘烤, 也成了我們的日常風景之一。今年有些不同,終於擁有自己的 leku。

建造一個傳統窯是困難的,畢竟傳統的起源難以定義,恢復傳統某些時候 更接近於恢復「記憶」,得找來擁有共 同記憶的人一起想起當時怎麼做,恢復 的是某個時代共同生活的樣貌。

這次的主要建造者武棟邀請叔叔來 擔任建築老師,不只是因為他還記得怎 麼搭建,「其實有做過的人都記得,就 算老了都記得。但我們這裡的老人家, 大概只剩下叔叔有跟著家人一起蓋窯的 經驗。他告訴我,在部落開始使用水泥、 鐵絲之前,都是用石板、竹子、藤、沙 土,竹子一定要找三年以上的,裡頭的 溼度和保水度才不容易被烤裂,地底下 的藤比樹上的好用。聽來簡單,可是自 己做了以後,才知道為什麼老人家都不 贊成我做傳統窯。」

整夜看顧窯火的武棟,臉上的表情從起心動念時的欣喜、到建造實驗時的期待,轉為看不出心情為何的表情,他知道要在深林 中認出三年以上的竹子、地下的藤比建造還困難,甚至得走上數次林路,才能發現原來老人家說的藤只生 長在陰暗處,更遑論搬運大小不一的石板、看顧沒日 沒夜不間斷的窯火、變換架上的芋頭位置、搖芋頭去 除髒汙焦黑的外皮,都需要足夠的人力。

PROFILE

王妃靚

屏東人,在山腳下的閩客村莊長大,長大後,到山裡和北排灣族朋友共工、共學。現職為寫字工、大小孩玩伴,偶爾也是自學老師。

專欄簡介

Parirayan, 是屏東大社部落的原住民名,作者與幾位自學老師,在這裡和部落的家人們共工、共學。這個專欄是作者用很多句「什麼?」 跟山裡的人們換來的生活筆記。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