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與人】自土地裡淘洗出的雪白結晶

文、圖片提供/ 黃名毅

住虎尾的好友說,記憶中小時候鎮上處處充滿蔗香味,下課時看到運糖五分車經過鬧區往糖廠去,就是幸福的回憶。而專屬臺南白河的氣味是蓮藕香,中秋節後是收成蓮藕、製作藕粉的季節,處處可見千歲軍團在田裡勞動,家戶門口一個個白色、紅色的臉盆或大水缸,正洗粉沉澱的畫面,肯定是這裡最美的風景。

這次拜訪白河包再炭先生的藕粉製作,才得知有許多不肖業者用廢棄蓮蓬熬汁,加入木薯粉仿藕粉來欺騙消費者。包再炭有近 40 年的藕粉製作資歷,堅持古法洗粉步驟,為的是做出最天然原始的藕粉。他說,小時候都是生病或過年過節才 能喝到藕粉泡汁,是非常健康的飲品。

附近枯黃乾涸的蓮田,正孕育著肥美的蓮藕,是農人忙碌的時節。從田裡採收, 削皮去尾,運送工廠清洗,絞碎磨漿,自家洗粉,過濾沉澱,到最後刮藕粉日曬, 這一連串步驟讓他們幾乎得從中秋忙到過 年前。這一連串步驟都需要勞動者,形成的產業鏈也撐起白河大部分的農家。清洗蓮藕工廠的大姊說,這四個月忙碌後,過完年就準備上山採收春茶,以及其他臨時缺工的工作。

藕粉製作結束,來年春天後,又是新 一批蓮花的種植季節,農人就這樣年復一 年,春夏種植、秋冬製粉的歲月。

PROFILE

黃名毅

黃名毅,返鄉青農,從不願回鄉到接受並習慣。透過自學拍攝技巧,將生活點滴轉為影像日記,分享給更多人了解。未來,希望可以結合在地產業、社區發展等元素,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鄉發展。

專欄簡介

這塊土地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生活方式。作者返鄉後,體會農事甘苦,希望透過鏡 頭的轉譯,讓更多人看 見農事勞動人群的打拚身影,也才能發現,農村正萌發著許多可能。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