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43 頁
救救瀕危筆筒樹 綠竹板栽培蘭花、觀葉植物一樣好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利用廢棄綠竹桿研發綠竹板資材,不僅可用於栽培蝴蝶蘭,以及鹿角蕨、山蘇等觀葉植物,替代蛇木板;製作綠竹板還有利廢棄竹桿去化,讓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
高麗菜跌破監控價 農糧署預估菜價3月上旬後回穩
台北果菜批發市場甘藍今(24)日一舉跌破農糧署監控價格,剩下每公斤5.1元。農糧署表示,甘藍價跌主因在於年前農民超種數量過多,導致本月北農日交易量常高達4、500公噸,預估3月上旬以後價格才有望回穩。
智能補光提升文心蘭品質 A級花增逾5成、價格好一倍
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文心蘭智能補光技術,以LED全光譜光源夜間補光,可讓文心蘭切花品質從C、D級提升為A、B級,A級花數量較未補光增加逾5成。因A級花與C級花價差達一倍之多,此技術有助花農提高收益。
把茶菁味轉換為花果香 酵母菌FT1加工技術提升茶葉價值
茶菁受損,製成茶葉可能發酵不足、茶菁味過重,甚至還有悶味,影響茶葉價格。茶業改良場開發微生物發酵技術,以酵母菌FT1加工製茶,可以降低茶葉菁味,大幅提升花果香,讓茶葉帶有香蕉、蘋果及梔子花等風味,創造茶葉新價值。
魯冰花花期來到 二二八連假正盛開
今年因農曆年前氣溫已明顯回暖,魯冰花平均提早1至2周開花,現在已進入盛花期,包括苗栗市八甲茶區、桃園龍潭大北坑休閒農業區,以及木柵貓空樟樹─樟湖步道均看得到,民眾可把握時間賞花,今年花期預計會在3月中旬前結束。
甘藷栽培改噴灌節水7% 產量反增約8%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合作,試驗以節水管路灌溉栽培旱作甘藷(地瓜)「臺農66號」,相較傳統溝灌栽培,可節省用水約7.5%,但因搭配甘藷生育期準確給水,每公頃產量反而提升2,300公斤,增產約8%。
農藥實名制預計7月上路 立委推「農民福利卡」 整合補助津貼一卡通
立委鍾佳濱、邱志偉、郭國文今(18)日召開記者會,倡議發行「農民福利卡」,整合各項農民福利系統資料,不論購買肥料或農藥,乃至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老農津貼、農民退休儲金都可整合「一卡就通」。
百億養豬產業基金規劃出爐 興建嘉義朴子屠宰冷凍場示範點
行政院1月底已核定「百億養豬產業基金」,今(18)日於農曆春節後首次召開院會,由農委會報告養豬產業轉型升級4年計畫、近130億元預算具體規劃,包括推動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將於嘉義朴子設立符合國際規範屠宰冷凍場,作為推動屠體評級、外銷示範點。
30本水果TGAP整合為1本 簡化果農記錄管理和審驗
產銷履歷驗證農產品必須遵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操作,農委會農糧署日前已將現有30種水果作物TGAP,整合為1本「水果類」TGAP,可方便栽培多種果樹農民一次記錄管理多種作物,驗證時簡化審查作業流程。
用生物炭栽培白玉蘿蔔 增產增收益 還助下期稻作抗病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試驗以雜木炭及稻殼灰炭兩種生物炭栽培白玉蘿蔔,試驗組產量、收益最高大約是對照組2.5倍;用生物炭增加土壤鉀、矽含量,還有助下一期稻作增加稻熱病、胡麻葉枯病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