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國內正受到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衝擊,農委會提出四大策略持續強化山坡地及國有林地水源涵養,以減緩氣候變遷下旱澇加劇的衝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2)日表示,農委會山坡地水源涵養措施經費一年僅40億元,「絕對不夠」,將向行政院爭取增加10億元,達50億元,確保每年110多億公噸水源不受影響。
今日是世界地球日,農委會召開「山坡地及國有地水源涵養策略」記者會。陳吉仲表示,臺灣的山坡地和國有林地加起來總共有261.7萬公頃,約10萬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占國土超過7成,農委會將透過活化坡地農塘、補助興建蓄水池、增能防砂設施等四大策略十大措施,藏水於農。
陳吉仲指出,國內目前每年需水量約170億噸,水庫供應23%,河川水供應44%,地下水供應33%。農業用水量每年為123.1億噸,其中灌溉用水量112.5億噸,但農業部門取水只有10%來自水庫,其他20%來自壩堰,66%來自地表川流水,4%來自地下水。
陳吉仲並說,農業部門的用水不是消耗性的,將近一半會透過土壤回滲補助地下水,56億噸的地下水不僅供應國人三分之一的用水,更能保持水土、維護生態;以水稻田為例,兼具景觀、文化、生態及糧食安全等多功能,至少為臺灣社會創造超過2千億元的外部價值。
農委會水保局長李鎮洋表示,臺灣早期坡地農塘約1.8萬餘座,自107年起近三年已優先活化大型農塘130座,可蓄水滯洪79.5萬公噸,110年編列預算2.8億元,將持續活化0.1公頃以上農塘296座;並補助農民興建灌溉用蓄水池,近三年已補助1,094座,增加蓄水量約5.3萬公噸,110年編列預算1.5億元,預計將補助1,070座蓄水池。
李鎮洋指出,這些蓄水設施雖占全國用水量不多,但今年有農民就是賴此度過乾旱,得以繼續生產。陳吉仲也說,今年南投、嘉義、雲林、苗栗等茶產區都面臨乾旱災損,若有水保局或農田水利署補助興建的蓄水池可供水,春茶就不至於減少3、4成以上。
水保局每年執行溪流整治以防災,透過在上游設置防砂設施,防止土砂下移,中下游則設囚砂設施,截蓄土砂,減少土砂運移即可增加河川蓄水空間。李鎮洋說,近年水保局智慧防災強化大規模崩塌防減災,全國位於水庫集水區的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計有46處,抑止大規模崩塌土砂量達4.8億立方公尺,若以此比擬水庫清淤,每年操作3次,即可增加水庫14.4億公噸的蓄水量。
陳吉仲表示,國內每年需水量的來源,地下水涵養56億公噸,另外約115億公噸是由山坡地所涵養,水源涵養四大策略十大措施沒有好好做,115億公噸水源就會受到大幅影響,但目前水保局及林務局相關經費一年僅40億元,農委會盼再增加10億元。他舉例,農塘預算過去編列2億多元,執行了130座,但農塘實際有1.8萬多個還有很大執行空間,因此希望經費可以適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