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09 頁
加速作物育種最後版塊到位 首座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2年完工
農業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愈來愈大,亟需耐旱、耐高溫及抗病蟲害的新品種,但育成新品種動輒8到10年,耗費人工且進展緩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建置「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可透過影像掃描蒐集作物生理特徵數據,經運算掌握植物性狀、及時生理表徵,加速品種育種,今(22)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預定113年完工。
破80公尺! 臺灣杉「卡阿郎巨木」極可能是全臺第一高樹
臺灣究竟有沒有身長80公尺以上的巨木?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成功大學組成「找樹的人」團隊,致力尋找臺灣最高巨木,2020年找到79.1公尺的「桃山神木」逼近80公尺,近期找樹的人找到南投丹大山區、卡阿郎溪上游,以在地地名、布農語的「螃蟹」命名的「卡阿郎巨木」探勘,實測估算高度介於81至82公尺,確定終於突破80公尺。
鼓勵領券使用 農委會再祭7萬張農遊券抽籤 4月5日前用完券者可抽
農遊券使用期限將於4月30日截止,為了鼓勵民眾領用,持券民眾只要在4月5日前使用完畢,將可獲得一次機會再抽面額888元的農遊券一張,4月6日公開抽籤,預估將抽出7萬張農遊券。之前沒有抽中農遊券的民眾,只要在1月31日至4月5日之間,到農遊券合作業者消費滿千元,也有一次抽籤機會,納入抽籤。
全國農會依《農會法》特許成立 農委會:委託農業政策、業務 修法盼強化運作
農委會提出《農會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引發外界不同看法,農委會今(18)日再度強調,中華民國農會是特許成立,接受政府委託執行農業政策、參與農業金庫經營,並享政府多項稅賦優惠,和全國總工會、全國商業總會等人民團體屬性不同,修法盼能提升農會經營效能,強化政府與各級農會緊密合作。
大蒜盛產蒜商不收?農糧署:進口成本高、庫存少 農友無須拋售
國產大蒜(蒜頭)3月下旬將進入盛產期,產地傳言蒜商收購意願不高,蒜農擔心無人收購。農委會農糧署表示,目前產季初期收購價每臺斤26至30元維持往年水準,今年國內種植面積增加,預估產量較多,但受到國際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航運成本增加,進口數量有限,業者庫存也已見底,需要採購國產大蒜,農民無須拋售。
終於再開職缺!阿里山林鐵招聘三類從業人員 外語、技術士有加分
農委會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招募運務、機務、工務三類從業人員,預計錄取18名,此次招募人員性質為臨時人員,屬於林鐵處編制內勞工。新進人員起薪每月2萬9,270元至3萬6,650元,並享有年終獎金1.5個月、考核甲等獎金1個月等福利。即日起至29日受理甄試報名。
全國農會引入專業理事 農委會強調不影響現行選任理事選舉機制及結構
農委會提出《農會法》修正草案,未來農委會可指派專業理事進駐中華民國農會(全國農會),全國農會理事長黃瑞吉17日表示,若有引進專業人士必要,農委會至少訂定專業理事應符合的資格、標準,由農會自己選出。農委會輔導處長陳俊言強調,修法傾向引入專業理事,盼能共同推動農業政策發展,預計選定相關學者、專家參與。
國際小麥價格大漲、米穀粉不漲 米糧烘焙上看1200萬元銷售額
國際小麥價格大漲,增加烘焙業者成本,稻米米穀粉價格持穩,可部分替代麵粉烘焙,且有無麩質、吸油率低等優點。臺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今(17)日開展,農委會農糧署設置「米糧烘焙精品館」,展出16家業者、105項米糧烘焙精品,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往年米糧烘焙產品全年銷售額已達1,000萬元,今年有信心突破1,200萬元。
伽羅木醇含量占90%以上 臺灣土肉桂「台伽1號」取得品種權
臺灣土肉桂是臺灣特有種植物,萃取此物種精油做化學成分分析,會因成分差異而有不同品系之分,其中「伽羅木醇型土肉桂」伽羅木醇含量高達90%以上,動物試驗證實具有抗焦慮、降血脂的功能,可望成為未來芳療產業潛力作物,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已選拔命名「台伽1號」,日前取得品種權,有望近期公告技轉培育。
消基會抽查草莓藥殘 2件國產檢出不可檢出農藥、1件假有機
消基會今年1月在臺北市、臺中市、彰化縣及高雄市的量販店、超市、水果行及傳統市場等通路,採樣12件草莓,包括6件國產、5件日本及1件韓國草莓,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僅韓國未檢出農藥。國產草莓2件不合格,分別檢出不可用於草莓的農藥「克凡派」及「脫芬瑞」,日本草莓也有4件檢出農藥不符國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