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作物育種最後版塊到位 首座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2年完工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建置「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今日開工動土。(圖片提供/農試所)

農業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愈來愈大,亟需耐旱、耐高溫及抗病蟲害的新品種,但育成新品種動輒8到10年,耗費人工且進展緩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建置「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可透過影像掃描蒐集作物生理特徵數據,經運算掌握植物性狀、及時生理表徵,加速品種育種,今(22)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預定113年完工。

傳統育種需要透過調查植物外表型態,才能了解是否具有耐熱、耐旱等性狀特徵,近年透過基因體(Genomics)研究的分子標誌技術可加速育種,但即使掌握基因體,也不見得清楚植物實際種植田間性狀表現如何,因此農委會設置「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將專責植物外表形態分析的表型體(Phenomics)研究,加速種原篩選及育種選拔。

農試所長林學詩表示,育種需要種原,農試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保存約10萬份種原,15年前成立的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負責植物遺傳DNA基因體研究,國內基因體研究相當進步,但「表型體」發展相對比較慢。植物DNA的性狀表現仍會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因此研究植物田間性狀的表型體分析中心,是補足作物育種的最後一塊版圖。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領銜開工祭祀。(圖片提供/農試所)

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建置經費約1億3,800萬元,農試所生技組副研究員林大鈞表示,如同人臉辨識技術用來辨識人臉所有特徵,表型體分析是透過影像科技分析植物所有生理特徵,包括株高、葉面積、果實含量,甚至是細胞生理、光合作用速率等。

傳統植物性狀調查一次只能調查一兩項,人工測量可能還有誤差,表型體分析透過影像設備收集計算植物性狀數據,可以一次調查所有生理特徵;並且,一般植株性狀尚可透過人眼辨識,但光合作用速率、蔗糖轉化率等植物生理,過去須以生化實驗,將植物組織破壞研磨萃取,再進行分析,分析一個樣品需要半天時間,利用影像光譜分析,可不破壞植株,只要5分鐘就知道植株有效成分含量,取得及時性的生理表徵。

林大鈞指出,因應氣候變遷,以往透過葉片顏色、生長速度、產量、光合作用速率等生理表徵評估植物抗逆境能力,間接證實植物是否抗逆境,運用表型體分析取得及時性生理表徵,就能隨著植物生長持續觀察其生理表徵的有效成分變化,加速種原篩選及育種選拔。

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規劃示意圖。(圖片提供/農試所)

國家植物表型體分析中心預計設置包含戶外田間、附掛雷射掃描及多光譜影像設備的天車系統,以及溫室設施中的輸送帶系統。林大鈞說,螢光影像可判斷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但田間光源不適合螢光照相,因此輸送帶系統可將植物種在輸送帶上,需要拍照就可送進拍照箱進行暗處理;未來也將設置自動環控溫室,模擬氣候變遷下的環境逆境,進行作物選育。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表型體分析中心將對因應極端氣候育種,作物對抗病蟲害、提高單位產量有重要的貢獻,未來育成抗環境逆境品種,不只是讓臺灣、甚至要讓全世界70幾億人口吃得飽,農委會會全力支援建置軟硬體,中心建置完成也將與各改良場試所、學校及國、內外研究機關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