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輸美金針菇被驗出李斯特菌 食藥署:生金針菇國內不驗

彰化縣香菇生產合作社銷往美國的金針菇,被驗出有李斯特菌。食藥署表示,國內對於生金針菇的檢驗不含李斯特菌一項,煮熟後食用,不必擔心感染李斯特菌。(圖片來源/FDA)

臺灣外銷美國的金針菇被美國加州衛生機關驗出遭李斯特菌汙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18日公告應下架回收,但並未發現致病案例。這批金針菇生產廠商名稱為Changhua County Mushrooms Production Cooperative(彰化縣香菇生產合作社),經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初步訪查,該批金針菇僅外銷美國。

食藥署今(22)日緊急訪查金針菇流向,根據現場業者說法,該批金針菇共有926箱,每箱有50包200克裝的金針菇,其中2箱由美國檢疫,其餘924箱全數在美國銷售。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李斯特菌存在於環境中,若金針菇生產、包裝、運輸過程的環境中存在李斯特菌,金針菇就有可能遭到汙染,但金針菇一般會煮熟才食用,高溫可殺死李斯特菌,消費者處理金針菇只要清洗乾淨再煮熟食用,就不必擔心感染李斯特菌。

食藥署指出,李斯特菌常發現於土壤、腐生植物和許多哺乳動物的糞便中,易受汙染的食品包括水果、生菜沙拉、即食食品、沙拉醬、未經適當殺菌的牛奶及冰淇淋等。由於李斯特菌具有耐鹽性,且在低溫下仍可生長繁殖,對於孕婦、老人、小孩或免疫力較弱的患者具有潛在致死風險,飲食安全仍須留意。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資料,國外案例調查報告曾發現生菜、哈密瓜、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未經充分加熱的熱狗及火腿等即時肉品及煙燻鮭魚等食品造成李斯特菌感染,國內則曾於生魚片、即食生鮮蔬果、即食肉品等檢出李斯特菌,因此,熟食及謹慎處理食品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食藥署針對生鮮即食食品及生鮮熟食混合食品,訂有微生物標準,鄭維智指出,生鮮即食蔬果或是生鮮混合熟食即時可食用的食品,都不能驗出李斯特菌,但像金針菇這種要煮熟才能吃的產品,不會檢驗李斯特菌一項,因此國內架上販售的生金針菇不會檢驗是否有李斯特菌,但若熟的金針菇與生鮮蔬果搭配成可生食的沙拉,則抽檢項目就有李斯特菌一項,須為陰性才合格。

食藥署規定食品品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代謝產物標準,李斯特菌檢驗須為陰性的項目,包括鮮奶等乳品、乳粉、發酵乳、乾酪、奶油、嬰兒配方食品、嬰兒副食品、生鮮即食水產品、混和生鮮即食水產品的生熟食混和即食食品、生鮮即食蔬果、混和生鮮即食蔬果的生熟食混和即食食品等。

李斯特菌的感染病症稱為李斯特菌症,潛伏期3天至70天,疾管署106年底將李斯特菌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第四類傳染病。感染李斯特菌後的疾病嚴重程度取決於受感染者的免疫狀況,免疫力正常者不易遭受李斯特菌感染或感染後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但年長者、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則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