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豐年雜誌 第 104 頁
以蟲剋蟲 用平腹小蜂降伏荔枝椿象 友善環境的荔枝椿象防治法
平腹小蜂是荔枝椿象於田間最常見的天敵昆蟲,雌蜂會將卵產於荔枝椿象卵內,被寄生的卵粒則無法順利孵化出椿象若蟲,20天後從卵內羽化的平腹小蜂又可於田間繼續尋找荔枝椿象的卵寄生。應用平腹小蜂生物防治法可友善環境,減少農藥的使用及逐年降低荔枝椿象危害。
蕎麥特性與技術大公開 高營養.生長快.少蟲害 臺灣蕎麥品種特性與栽植技術
寬鬆的栽培條件、耐寒性及不耐溼性,讓蕎麥在一年兩期稻作系統中,可成為合適的輪作作物。綠肥功能與籽實可利用性兼具,使蕎麥在栽種上更具彈性,蕎麥實為冬季裡作的選擇之一。
IPSI韌性評估,盤點社區發展優勢和弱項 生產與生態之餘,更要活絡文化資產
依韌性評估兩社區的優勢在於農業生產和生物多樣性,但文化資產略顯薄弱,目前已初步盤整,其中有個簡易農村汙水淨化池,就來自先民智慧再進化。林義峰說此淨水裝置有六道手續,包括沉澱、過濾、供氧、減菌、降溫以及分解。
全球祝融肆虐 臺灣如何守護森林線 臺灣森林火災的發生與防護
2019年,澳洲發生了十年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大火吞噬了超過三個臺灣的面積,至少26人失去性命,超過2,300間房屋遭到破壞,超過5億隻動物死亡。臺灣森林面積為219.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0.71%,加上地狹人稠,森林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森林火災的預防及災害發生的處理,是林務機關重要工作之一。
矮性菜豆「台中6號」 搶攻日本市場,冬季轉作新選擇!
符合冷凍蔬果加工偏好的菜豆品種所需的特性為矮性、直立性佳、結莢位置高、果莢成熟度一致等以方便機械採收。
果園野草大作戰 草生栽培:友善環境更具經濟價值
草生栽培可抑制雜草而減少除草費用,還能增加土壤肥分,雖非現金作物卻有其經濟效益。
友善生態的生物農藥 從單一用藥,跨入有害生物綜合防治
生物農藥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框架下,生物農藥可與化學農藥相容,並儘速開發殺蟲性生物農藥與其製劑配方。
Malavi,大家一起來做某件事 林務局與慈心共創的綠色保育標章
發展綠色保育標章建立於生產經濟和生態保育能夠雙贏的基礎,附帶守護環境的意涵,重視農民的生產價值,不同於有機驗證的細緻規範、數據化的框架形式。綠色保育的精神包含生態、環境、生產、生活等面向。
越林壑深處,朝向淺山隴畝 國土生態綠網,串起臺灣森、川、里、海
里山(Satoyama)是源自日本的用語,指稱分布在淺山區的傳統農村聚落,其最大特徵在於複合式地景組成,包括森林、社區以及農業生產景觀,屬於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農村形態。
客座總編輯——林華慶 讓保育踏出圈地思維,並交責在全民肩頭
並不是畫個保護區隔離人類干擾就是保育,而是要避免新興的農藥、化肥濫用,保存人類管理農田,修築埤塘、溝圳和邊坡等傳統的有益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