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盛安 資料暨圖片提供/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採訪過程最難忘的片段,是花東專案主辦李思明主任和有機發展課郭竹君副課長分別提到「南安便當」的開發歷程。兩位受訪者從事綠色保育標章的成就感,如同南安小熊便當花布巾的「Malavi」字樣——大家一起來做某件事,自然流露的歡笑,不言而喻。
「綠色保育標章」誕生在2010年臺南官田,當時近百隻的保育類動物如水雉與數不少的其他鳥類,誤食浸泡農藥的稻穀而死亡,引起大眾關注,於是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簡稱林務局)委託推動有機多年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簡稱慈心基金會)推動官田農民轉作有機。但因當地環境條件申請有機驗證不易,多方考量後,決定走另一條路,創設「綠色保育標章」,從保護水雉為起點,尋找出農業經濟活動與生態保育雙贏的可能。(以上文字出自慈心基金會官方網站)
有機發展課郭竹君副課長表示,「發展綠色保育標章建立於生產經濟和生態保育能夠雙贏的基礎,有機農業以食品安全的角度,無農藥檢出、無毒、健康,忽略其他生態的多元意義。就官田的案例,第一時間無法直接轉換有機耕作,慈心轉而發展友善農耕,此操作模式附帶守護環境的意涵,重視農民的生產價值,不同於有機驗證的細緻規範、數據化的框架形式。綠色保育的精神包含生態、環境、生產、生活等面向。」
綠色保育標章,照步來
「綠色保育標章」申請方式分為兩類,一為物種類、二為棲地營造類。只要在農業生產區存有保育類動物、稀有性物種、紀念性物種或指標性物種任一類動物,就符合資格申請物種類。為擴大農民申請範圍,農田周遭營造出適合動物棲息的三類環境,包含:水域棲地、陸域棲地、多樣化棲地環境,就符合資格申請棲地營造類。以上七項,可擇一申請。
花蓮縣卓溪鄉南安部落原先種植水稻,直到發現臺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有些農友主動在田區挖掘生態池,即是水域棲地的營造。慈心起初只有物種類,由於一般田區不容易吸引保育類物種,遂以棲地營造的概念,召喚保育物種回來,於是擴展棲地營造類。
「慈心思考綠色保育標章的兩項耕作基本原則:第一,不施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或天然但有害環境、物種的資材。像是南投埔里鎮一新社區的茭白筍田,為了保育IUCN紅色名錄中屬瀕危等級的臺灣副細鯽(俗稱臺灣白魚),種植茭白筍不使用苦茶粕,擔心會傷害臺灣特有種臺灣副細鯽的皮膚,甚至導致死亡。第二,提供生物覓食、棲息的友善環境,朝向生物多樣性的目標。」綠色保育標章促進永續農業發展及生態保育(復育)的作用,有機發展課郭竹君副課長如此表示。
慈心——理念的行動者
花東專案主辦李思明主任接續說明,「一般而言,當大眾在談論生態農業的時候,比較偏重生態,稀釋農業的面向。但是,綠色保育標章是從生態和農業的平衡出發,慈心相當重視『生產面』,在平衡經濟生產和自然環境的操作和共享,這是我們非常核心的概念。作為理念的行動者,我盡可能維護生產者的原先生計,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甚至透過綠色保育標章的驗證,為產品加值。如果這兩者可以兼顧,並朝向生態農業的目標,除了為農產品建立品牌形象,其背後的理念,也有助於區隔消費市場。」
全國共計有39個團體審認通過「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簡稱友善耕作團體),慈心基金會於2017年8月15日通過,效期年限為三年,慈心是很早期獲得此項殊榮的推廣團體。為符合友善環境耕作原則,並能落實對其登錄農民之稽核管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訂定《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審認要點》。推廣團體的農法必須符合兩種原則:第一,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第二,農業生產過程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申請友善耕作團體審認,應填具申請書。農委會為辦理前點之審認,得邀請專家、學者及消費者團體代表組成審查小組協助辦理審查。農委會受理審查的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申請者,並將通過審認的友善耕作團體名稱、地址、聯絡電話及審認有效期間公布於農糧署網站。管理原則簡明易懂,資訊發布公開透明。
打造一個屬於南安的未來
南安部落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慈心從部落的稻米跨入里山生物多樣性的銜接點,就是綠色保育標章,培力南安稻米的轉型與生產,同時進行生態資源調查,而認識菊池氏細鯽。該魚類本來散見臺灣東部溪流,因為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化肥,致使其罕現蹤跡,南安部落卻是唯一能在田區周圍水圳、鄉間水溝可以看見牠們的地方。菊池氏細鯽成為慈心和布農族人的對話窗口——「打造一個屬於南安的未來」,稻米生產、物種和土地連結的具體圖像。稻米對布農族是傳統的經濟作物,菊池氏細鯽是族人兒時的回憶。重回布農族的菜園,南安部落菜園有60多種的傳統作物,以去年盤點的豆類而言,多達20種,對於生物多樣性有很大貢獻。從菜園傳統的農耕品項和飲食記憶,沿著每一個事情的線索,拼湊回憶和連結;同時,回應里山探討的問題和概念。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