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農本03》家庭農園種樹養田!固氮樹種規劃中期利用 糧食作物林下生產有潛力

「溪口‧那邊生態農場」利用小喬木朱槿(又名扶桑)作綠籬(左上方),除了作為蜜源植物,還可屏障後方的作物長更好。(圖片來源/顏嘉成提供)

撰文/游昇俯 編輯/陳大中

在花蓮壽豐、臺鐵林榮新光火車站附近,壽豐溪岸旁的「溪口‧那邊生態農場」中,種植枇杷、桑葚、金桔及檸檬等多種作物的農地裡,明顯可見前方栽植整排豐厚朱槿(又名扶桑)綠籬樹木的作物發育茂盛,但旁邊一排新植弱小的朱槿尚未成籬,後方的作物顯得瘦削許多。

「我發現綠籬阻斷風吹,可以形成很好的微氣候,水分蒸散比較慢一點,作物更好生長,所以今年特別繼續把這邊圍籬種起來。」花蓮縣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理事長、農場負責人顏嘉成說,種綠籬樹木扶桑可作為蜜蜂等昆蟲的蜜源植物,還可以讓綠籬屏障後方的作物更好生長。對有機栽培農民還可阻擋慣行農法可能飄散過來的農藥。

樹木照顧目標作物  農林混作把劣地養成「看天田」

不同於農民一塊農田裡只種一種作物,顏嘉成農場中卻是在一坪範圍內種了2、3公尺高的檸檬、酪梨,農作物之間種降香黃檀、樹豆等豆科樹木,樹下有長到1公尺高的香根草、約膝蓋高度的檸檬香茅,香茅前後又種了芋頭及薑,植物種類眾多。

顏嘉成以「食物森林」概念經營農地,一坪空間大小裡就有高、中、低不同層次的樹木及作物。(攝影/吳尚鴻)

顏嘉成以樸門(Permaculture)的「食物森林」(Food Forests)概念經營農地,混種不同高度的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模擬多樣化的原始自然環境,讓不同植物發揮彼此支援共生的效果。除了檸檬、桑葚、芋頭、薑等農作物,園中也種植不為收成作物的降香黃檀等樹木,刻意將樹木引進田裡種植、混農林經營,就是希望讓樹木「照顧目標作物」。

農場中作物種類繁多、生機盎然,但在3年前顏嘉成來到這裡前,這塊地原是馬場,地底下有犁底層,植物根系扎不深、水分下不去,土質又河川沖積而成的砂質土,有水也留不住;一般農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約2%到3%,這塊3分大小的土地土壤有機質最高只有1%,土壤貧瘠,其實難以進行農業生產。

農場前身是馬場,地底下有犁底層,土質是砂質土,不利農作;圖中近景植物是較能適應砂質土的芭蕉或香蕉苗(遠處檳榔為他人園地種植)。(圖片來源/顏嘉成提供)

現在農場除了繼續種植檸檬香茅,檸檬香茅附近已可栽培芋頭及薑等根莖類作物。(攝影/吳尚鴻)

面對惡地,顏嘉成先種檸檬香茅、香根草等容易適應荒地的草本植物,作為土壤覆蓋,利用根系可深達2、3公尺的香根草,鑽破犁底層,逐步營造出農地生態環境,才開始種植作物及林木。因為有草保護土壤不被陽光直接曝曬,有樹遮蔭、擋風,在刻意混農林經營下,讓這塊缺乏灌溉水源、只接受自然降雨的「看天田」,可以無需一滴灌溉水,仍生長出多樣化的農作物。

農地有樹要種對方位  調節微氣候作物長更好

顏嘉成以前學的是城鄉規劃、景觀設計,2008年接觸從生態環境系統著眼規劃的樸門永續設計,才逐漸轉以農業經營、協助別人調整農業操作為重心。過去租地務農,三年前因緣際會買下農場這塊地,雖然不適合農耕,但顏嘉成認為,「這塊地缺乏灌溉水源且偏離主要農業區,沒有適合農業生產的條件,卻可能反而更能發揮樸門永續設計的可能性,將不好的條件轉變為另一種資源。」

顏嘉成原以城鄉規劃專長參與花蓮部落社區營造,接觸樸門除了親身實踐,也成為樸門講師,協助別人調整農業經營。(攝影/吳尚鴻)

「今天偏向東北風」,農場建築邊上的風速儀轉呀轉,顏嘉成在農場中設置小型氣象站,收集風向、日照、雨量等小區域氣候資料,他指出,一個區域可能因地形、景觀型塑出不同的微氣候,因此他設氣象站收集官方氣象站沒有的氣候資料,輔助農場空間規劃。

顏嘉成說,「在氣候資料裡,(農場)大部分的風從北面來的,遇到氣候鋒面來臨時,季節風也是從東北向進來」,他因此將扶桑綠籬安排在農地東北側,用來屏擋風向,調節農地的氣溫、濕度等微氣候,讓缺水的土壤保濕,園中作物長更好。

顏嘉成利用草本植物作為土壤覆蓋,為土壤保濕。植物分布看似散亂,其實蘊含微氣候、避忌防蟲等各種不同考量。(圖片提供/顏嘉成)

農民若找到一塊地要耕作,往往會將地上原有的樹木、雜草全部砍光光,樹木比一般作物來得高大,有樹遮蔭造成日照不足,就會直接減損作物的產量,因此普遍不喜歡農地裡長出樹來,但顏嘉成反而喜歡農林混種,掌握種樹不擋主要作物光線、種對位置、種對方向的原則。

「由於光線主要在南側,我會把降香黃檀種在作物及低矮作物的北側,這樣即使降香黃檀恣意地長,也不會造成遮蔭問題。」他說。 在考慮日照及風向下,顏嘉成將農場南方的區域規劃為菜園,讓低矮的作物可以獲得足夠的日照,愈往北側植栽的高度就愈呈梯度抬升,可屏蔽風吹。

「溪口‧那邊生態農場」以生活區為中心,向外展開花園、菜園、食物森林,以及作為自然棲地的森林區域,距中心愈遠的區域人為管理頻率愈低;菜園設置在南以獲得冬季日照,並減少季風影響。(圖片來源/顏嘉成提供)

「花蓮天氣熱,栗子是溫帶作物,全日照長得不好,有些遮蔭反而長得比較好。」善用遮蔭環境選種適栽作物,遮蔭就不見得是作物生長的障礙。顏嘉成說,薑黃、胡椒等作物比較耐陰,可以利用樹下空間種植,不一定要整片空曠的農地;但像薑黃這類採收根部的作物,他建議若要種在樹木旁邊,還得挑選深根的樹種,採收翻土時「才不會影響樹木的根系」。

豆科樹木固氮相伴作物  挑選樹種以利中期生產利用

農場中作物種類繁多,包括枇杷、檸檬、桑葚、長果桑、橄欖、龍眼、栗子、熱帶蘋果、南美假櫻桃、可可、熱帶水蜜桃、鳳梨及楊梅等,均可收穫果實食用;因至今最多才種植2年,目前僅桑葚、金桔、檸檬、樹豆、可可、鳳梨及熱帶水蜜桃等可收成。

量雖不大,桑椹、鳳梨作物等已有果實可食用,讓顏嘉成獲得一定程度的自給自足。(攝影/吳尚鴻)

「在兩個農作物中間,種一株豆科樹木,」顏嘉成在農場中種樹不只是為了收成,他刻意種植豆科樹種是為了幫助作物成長,他說,降香黃檀、樹豆、南洋櫻或相思樹等豆科樹木,根系可以與土壤裡的根瘤菌共生,捕捉空氣中的氮固定在根部根瘤,增加土壤養分,「(豆科樹木)與要收成果實的作物間種,就可以將肥分釋放給作物」。

降香黃檀(又名黃花梨木)及相思樹均是優質木材樹種,但傳統林業經營種植林木動輒二、三十年,農業生產則是看短期,田間種樹等於占據掉一塊作物生產面積,農民鮮少能夠接受。顏嘉成說,「我們種樹不是要賣材,而是讓樹木照顧目標作物,但樹木生長四、五年,還是可以採伐下來做小型手工藝、家具或栽培段木香菇」。

顏嘉成栽培降香黃檀(靠右樹苗)等多種豆科樹種,發揮固氮能力照顧其他作物,中期也可利用木材;左側與降香黃檀相對的樹苗為本文開頭提到的酪梨。(攝影/吳尚鴻)

國內現有不少農民利用林地底下空間種植咖啡、油茶等作物,但這類農林混作方式較少讓林木同時生產利用,顏嘉成的混農林模式設定樹木為中期產物,讓農地裡的樹木也具生產力,可為農民帶來收益。

顏嘉成表示,農地裡的樹木基本上採低度管理,不需要費力維護,但若是從中期產物角度著眼,種植樹種就需有所選擇,「種植原生樹種青剛櫟具有生態意義,也是優質木材,但生長成材最少需時八年,可能就不符生產所需,相較之下,降香黃檀、相思樹生長快速,約5年可成材,會是平地農田種樹中比較好的樹種。」

中長期設計混農林經營  多元生產力更具農業韌性

國內農林混作以近年農委會推動的林下經濟為主,由於林業生產周期長、投入成本回收很慢,才期望透過林下種植段木香菇、金線蓮等高經濟價值作物,增加林農收益;但國際上推廣農林混作,同時期望藉由在耕地引進林木種植,讓樹木幫助作物緩和環境逆境,以此強化氣候變遷下的農業韌性,確保糧食安全。

「肖竹芋」又名「越南馬鈴薯」,根莖可以食用,含有大量澱粉,顏嘉成種於黃荊樹下。(攝影/吳尚鴻)

在農場邊界上,顏嘉成種植黃荊(又名荊條、埔姜)及澳洲茶樹作為邊界林木,既利用黃荊夏季開花作為蜜源植物,澳洲茶樹萃取精油,在這道邊界林下,他還種植肖竹芋(俗稱越南馬鈴薯)及葛鬱金等不需太多日照的澱粉類作物,證明林下除了高經濟作物,也有種植多元糧食作物的潛力有待開發。

傳統農業隨著四季更迭、以一年期思考生產周期,但對顏嘉成來說,農林混作必然是以至少5年的長期生態系統經營觀點來規劃。

南美假櫻桃尚未成熟的果實。(攝影/吳尚鴻)

「溪口‧那邊生態農場」鳥叫聲時而婉轉、時而悠揚,生態豐富性從鳥類訪客眾多可見一斑,伯勞、五色鳥、綠繡眼、紅嘴黑鵯、藍磯鶇丶樹鵲丶珠鵛斑鳩等都是這裡的常客。顏嘉成在農場裡種植果實成熟時香甜、可作零嘴的南美假櫻桃,不是為了給人吃,是作為吸引鳥類覓食的「誘鳥樹」,藉此增加農地的生物多樣性。

農場中桑椹樹上五色鳥,是農場不時前來的訪客。(圖片來源/顏嘉成提供)

對一般農民來說,農地種樹可能引來蟲、鳥危害作物,避之唯恐不及。顏嘉成卻說,「沒有南美假櫻桃,鳥本來就會吃作物,種誘鳥樹可以給鳥作物以外的食物選擇」;而且,鳥與蟲也會吸引來其食物鏈天敵,當農地的生物多樣性愈豐富,最終將使生態系趨於穩定,鳥與蟲即使存在,但也無法氾濫成災。

顏嘉成營造生態系,甚至引進小型蜂箱,但目的在幫助植物授粉,不在蜂蜜。(攝影/吳尚鴻)


林存農本》專題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