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農本04》農中有林調適韌性 「混農林」助坡地農業轉型、抗暖化

宜蘭南山村除了高麗菜,也有不少高山茶園。茶樹根更淺,坡度過陡的邊坡種植茶樹,不利水土保持。(攝影/葉小慧)

撰文/葉小慧、游昇俯、余麗姿 編輯/陳大中

氣候變遷影響下,農業首當其衝,坡地農業更是重中之重。約占臺灣土地總面積三成、達100多萬公頃的山坡地,其中30萬公頃為農牧用地,一直是國內主要水果、花卉及茶葉重要產地,為對抗暖化威脅,農委會將首度推動坡地農田種樹,鼓勵農民保留一定比例,例如10%面積種樹;這是可增加碳吸存,並調適氣候變遷的方案——混農林業。

「有樹木的農業」混農林業(Agroforestry),能夠平衡糧食供應與碳排放,成為國際社會討論焦點,透過土地創新的使用策略,消除二氧化碳。今年2月農委會召開大規模「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策略大會」,方案中出現的「混農林業」令林業界重量級人士相當振奮。

致力推動社區林業多年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說,「高山農業不可能完全禁止,一定是思考怎麼調適的問題,怎麼引導改變?混農林就是可行的方式。」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也表示,坡地農業轉型正是時機。

農田裡外種樹做法多元  保護生產與環境

1929年美國地理學家史密斯(J. Russell Smith)出版《樹木作物:永恆農業》(Tree Crops: A Permanent Agriculture)一書,將果園裡的樹木及林下作物,視為一個互相影響的系統來經營,是學界最早提出混農林概念的專著。至1970年代起,混農林概念受到國際重視,1978年世界混農林中心(ICRAF)創立,並在1991年加入國際農業諮商組織(CGIAR),至今仍是CGIAR的15大研究中心之一。

混農林業,從英文agroforestry來看,由農業(agriculture)和林業(forestry)兩字組合而成,就是把農作物和森林結合起來的經營模式,也有人稱為農林複合經營、農林間作、農林混作等。混農林業的出現,主要是為改善現代農業集約經營方式,解決工業化時代大面積毀林種糧、棄林從牧,導致農林爭地而引起的水土流失、環境惡化、氣候失調等問題。

農林混合的作法多元而細膩,陳美惠指出,美國學界將混農林業歸納為六種形式:混牧林業(Silvopasture)、田籬間作(Alley Cropping)、濱河森林緩衝帶(Riparian Forest Buffers)、防風林(Windbreaks)、森林農作(Forest Farming)和家庭農園(Home Gardens)。

圖表製作/農傳媒・好日文化

以田籬間作為例,是把農作物與樹木交互種植,使農地上的作物產量增加,同時增加多樣化。陳美惠說,農作物與樹木的行距、間距都有設計,每個階段再搭配調整,「樹長到多大時要種什麼,再長大一點又要種什麼。因為農作物會受到遮光的影響,無論是栽培管理或採收,不希望出現負面的干擾。」

濱河森林緩衝帶適合高山種植高麗菜的應用,陳美惠說,因為山坡地大片開發種菜,土壤和肥料整個都流失到溪流中。緩衝林帶的作法,在菜田與溪流間保留或種植森林,保護水土也淨化水質,「所以各種高山農業一定要跟森林共存。」

然而,混農林業在臺灣並非沒有阻力。臺灣過去歷經大砍伐以及70年代「農業上山」毀林、破壞山區環境,社會大眾仍心有餘悸。陳美惠指出,混農林業之前幾乎都是林務局和林試所探討,不免讓人擔心「是不是要(再度)把農業帶到山上去?」

混農林業作法雖多,但「不是把農業帶到山上,而是把樹種回坡地農田。」陳美惠指出,混農林業鼓勵山坡種植水果要與樹木間作,種植農作物也要種樹木,而且是種植適合的,比如不要全光照的農作物,她舉例,「高山茶葉最適合做混農林業。」

林下經濟增加林農收入  坡地農田擬鼓勵部分種樹

農委會企劃處長莊老達說,「我們正要推動混農林業」,混農林可作為農糧部門「增匯」的重要途徑之一,規劃鼓勵地質敏感的山坡地保育區農牧用地,在農作生產之外,保留相當比例(例如10%)面積種樹,讓地力更好,有助增加碳匯,還有利水土保持,達到三贏。

國內混農林由「林下經濟」先做起,林務局2019年推動林地經營變革,容許林下適度養蜂、種植段木香菇及木耳、以介質栽培金線連等,林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指出,以往方式是以「不落地」經營,去年底開放臺灣山茶後,朝向林下經濟2.0版「落地」栽培發展,今年底將宣布開放北部推臺灣天仙果,中部土肉桂

林試所所長曾彥學表示,林下經濟往落地(直接栽培於土中)方向開放,北、中部項目不同,適地適種。(攝影/吳尚鴻)

政府單位開放林下經濟作物的同時,也有開發相關商品,如圖為臺灣山茶製成的紅茶。(攝影/吳尚鴻)

繼林下經濟後,農委會擬推動的重磅政策「山坡地保育區農牧用地一定比例種樹」,混農林業擴大面向,更為抗暖化注入一股強心針。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已全面盤點全國山坡地,研議高度100公尺、坡度5%以上的山坡地中,其中以農牧使用的坡地農業,透過《山坡地農牧用地獎勵植樹造林》草案,鼓勵農民在坡地農田種樹。

水保局表示,這30萬公頃山坡地農牧用地,是臺灣地區主要水果、花卉及茶葉產地,多屬高經濟價值作物,農業產值不低於生產水稻、蔬菜為主的特定農業區及一般農業區。

大樹下茶葉風味獨特更健康  開闢市場區隔

茶園裡種樹,大樹遮陰會影響茶葉的生長,是一般茶農擔心的課題。南投縣仁愛鄉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廬山茶園,吉豐製茶廠老闆莊正豐30年前種下百來棵肖楠,卻讓他的茶風味更獨特。

海拔高度1,400公尺的廬山茶園,1997年在茶園邊坡種下肖楠,因空間開闊生長快速,成為當地另一特色。(圖片來源/林試所研究員陳芬蕙提供)

「廬山這地主覺得茶園光禿禿的非常醜,所以自己花錢種樹。」研究廬山茶園的林試所研究員陳芬蕙說,她調查時,肖楠已經種下12年,並且生長快速,不只長得高大,樹幹也粗壯,同時幾乎未經修剪的樹冠大幅延伸。

採集當地茶葉進行研究,陳芬蕙將沒有樹葉遮陰的全光照、在肖楠樹冠朝南處光照較多的半遮陰、以及朝北處光照較少的半遮陰,到完全被樹葉遮住的全遮陰一一分析,發現全遮陰下的茶葉產量大受影響,「全光照的產量是全遮陰的20倍,是半遮陰的4倍。」

莊正豐說,0.88公頃面積的茶園,現在幾乎都被大樹包覆,產量確實大減,「原本生產600至700斤的茶葉,剩下最高150斤。」莊正豐卻不後悔,「有大樹的茶園,已經是我的特色。」加上大樹底下的茶葉,造就風味不同的茶產品,有新的市場區隔,開闢出新消費客層。

圖表製作/農傳媒・好日文化

陳芬蕙研究廬山茶園茶葉的性質,發現全光照茶芽中兒茶素的含量,只有全遮陰的22%,兒茶素已被發現具有超強抗氧化能力,換句話說,有遮陰的茶葉反而保健功效較好,風味與全日照的茶葉大不相同。

農林合作起步   建構農業氣候韌性 

「只要有這些樹種下去,森林該有的公益效應都會出現,最主要是整個微氣候的改變。」林試所前所長黃裕星表示,農業跟林業不可分是全世界趨勢,尤其談氣候變遷的天然災害防治部分,「樹木在農地上絕對有好處。」

黃裕星認為混農林概念能在食物生產、氣候調節等面向做多元發展,如都市綠地可規劃結合園藝及林業。(攝影/吳尚鴻)

林試所森林經營組研究員兼組長王培蓉說,混農林模式對農業的保護性很高,可以阻止病蟲害快速散播,阻止陽光直射,避免穀類有稻熱病那類疫情,太熱對作物生長不利,像這類抗暖化農業調適策略,國外積極在推動。

郭華仁表示,農民可利用農田等高線種植水土保持樹種,形成有效防止土石流的綠籬,一方面種植短期作物有經濟收益,一方面補貼本來減種減少的收入,「農委會知道這可以產生碳權,若利用這樣的民意推出環境補貼項目更好,讓高冷地蔬菜水土保持問題得到解決。」

研究生態系經營多年的東華大學名譽教授夏禹九則說,從建構氣候變遷環境中的韌性角度來看,多樣化是最重要的指標,混農林業對臺灣環境生態有幫助,一定要考量區域地景,從社會生態系統進行規劃,以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式來做,人是其中重要的資源,可以形成社區和社會的韌性,例如原民社區聚落就有組織的能力。


林存農本》專題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