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土固碳專題報導】總目錄

護土固碳專題報導

【護土固碳】專題報導目錄(點圖連結)

施肥超載過度翻耕 農地裡外的永續危機

地球表面上薄薄一層的土壤,是陸地中最大的碳匯(carbon sink),失去固碳能力的土壤,將讓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加劇。農業固碳的潛力正受矚目,但目前人類的農業開發仍是碳源之一,施用肥料及翻耕等栽培過程亦會排放溫室氣體,推助暖化升溫。

「作田沒有師傅,落肥就對了。」臺灣農地全年可以三個期作,一年每公頃約使用1.132公噸化肥,與國外相比,約為日本5倍、中國大陸2倍。我國農業部門溫室氣體來源中,「農耕土壤」所排放的氧化亞氮(N2O)為最大宗,主要就是來自氮肥的使用。而農地過度翻耕,則增加二氣化碳的排放。

土地是母,耕作是父,對抗氣候變遷,最新的法寶還是農耕,這個理論從恢復土壤健康,以土壤固碳得到證實;種善因得善果,作法很簡單,不任意施肥噴藥,不過度翻耕,把土壤微生物、小動物養回來,實踐土壤生態多樣性。吾土吾命,身土不二!


閱讀專題報導

【護土固碳01】「超載」農地長出暖化潛勢?臺灣土壤劣化與農地上過重的肥料

【護土固碳02】與氣候變遷搏鬥  臺版不整地農耕尋找解方

【護土固碳03】田土曾是後段班 宜蘭深溝惜土老農養出黑厚土

【護土固碳04】蜜源植物建構生態系 健康土壤種出真食物

【護土固碳05】養土共生好夥伴 種好作物得靠土壤裡的小生物

【護土固碳06】回復律則是有機耕種的最高價值

【護土固碳07】農地剖面健檢 了解土壤才能有效用肥

【護土固碳08】農村裡的土壤醫生 從泰國走向世界

【護土固碳─土壤生物附記】火耘機殺菌除蟲 專家:高溫處理如化療

 


  • 監製|梁鴻彬、余麗姿
  • 作者|游昇俯、蕭秀琴、陳大中
  • 編輯|陳大中
  • 美術|許雅涵
  • 封面攝影|王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