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土固碳07】農地剖面健檢 了解土壤才能有效用肥

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前者)以土壤剖面向農民講解農地土壤狀況。(攝影/王志元)

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前者)以土壤剖面向農民講解農地土壤狀況。(攝影/王志元)

撰文/游昇俯

現年80多歲原本是工程師的鍾義勝,退休後在新竹峨嵋老家農地種起油茶,他在油茶園中相距30公尺處,各挖了約1公尺深的洞,這兩個洞不是為了新栽茶樹,不是做陷阱要抓竊盜油茶的賊,是為了了解自己農地的土壤狀況。

新竹縣峨眉鄉是海拔平均150公尺的丘陵地形,日夜溫差大,土壤母質屬石英砂岩、排水良好,造就這裡可種出優質的桶柑;峨眉桶柑種植面積達635公頃,是全臺最大桶柑產區、占總產量逾5分之1。近幾年轉向低度維護,又不需求大量灌溉水的油茶(即俗稱之苦茶)。

新竹峨眉特用作物(苦茶)產銷班第4班106年成立,現有近40名班員,今年3月底舉辦第一次班會,邀請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來為農友講演土壤性質與作物健康課程。

新竹峨眉特用作物(苦茶)產銷班第4班今年3月底舉辦班會,陳興宗為班員講演土壤性質與作物健康課程。(攝影/王志元)

新竹峨眉特用作物(苦茶)產銷班第4班今年3月底舉辦班會,陳興宗為班員講演土壤性質與作物健康課程。(攝影/王志元)

鍾義勝不解同一塊田中為何有的油茶就是長不高,因此事先諮詢陳興宗,挖了兩個可以看到土壤剖面的洞,要請陳興宗課後為他的農地土壤診斷。陳興宗從土壤健康的角度提供改善栽培的意見;因為農民栽培遇到問題,只信「農藥行講的」,他甚至自己開起農藥行,只希望農民聽進他的建議。

土壤生物是作物的胃  留雜草給地下生物生存機會

「健康的桶柑橘皮剝開會滿手油,健康油茶嫩葉也會又苦又澀,它們所含的精油、單寧成分正是油茶、柑橘作物本身的天然防禦物質,簡單講就是作物免費的農藥」,陳興宗對油茶產銷班農民說,作物要健康需要注意天氣、肥料、病蟲害,但我們常常忘了土壤,作物有毛病常常是土壤已經先發生了問題。

陳興宗解釋,植物的根有如人體的小腸,負責吸收養分,但植物沒有消化的胃,還要靠土壤動物及微生物充當牙齒跟胃,把有機質切碎、分解,植物則靠根系分泌碳水化合物餵養、吸引土壤微生物,以此互利共生;但蓋抑草蓆、噴除草劑,讓地底下的生物都死掉了,土壤跟水泥沒兩樣、很乾淨,但裡面沒有不用錢的員工,「我們應該要製造土壤生物生存的機會」。

陳興宗指出,自然界自有多種養分循環系統。以氮素而言,土壤中氮循環與植物營養關係密切。因人類的需求而有施肥作為,過量施肥讓本來土壤中固氮的微生物失去生存的機會,也改變土壤許多性質,進而影響土壤中的氮素循環途徑。土壤中常態循環被打擾或中斷,農民只好繼續施肥,從此,產生更多複雜的問題。他說,「森林的樹長那麼高,是誰在施肥?其實不過就是生態平衡的結果」。

森林靠著自然界的養分循環,不必人為施肥也能長出參天大樹。(圖片來源/Lucas Gao@Unsplash)

森林靠著自然界的養分循環,不必人為施肥也能長出參天大樹。(圖片來源/Lucas Gao@Unsplash)

農地中各式各樣的雜草可以提供各種土壤生物食物,補充土壤有機質,有助改善土壤生態,因此陳興宗四處講課、問診,總是鼓勵農民不要太勤奮除草,只要修剪到適當高度,不會妨害主要作物行光合作用即可。他強調,「真想除草,還是別忘了花點心思去理解眼前雜草的利弊與成因,與持續對抗的可行替代方案,別只傻傻埋頭戮力除草」。

營造土壤生態系功能 不用一滴藥桶柑也能健壯好品質

農民怕肥料被雜草競爭,但地表沒有雜草覆蓋、溫度過高,植物吃肥效率會下降,遇到降雨肥料又會輕易被淋洗掉,陳興宗說,「不要怕草吃肥料,沒草肥料損失更多,有草至少把肥留在草身上,把草割掉肥就還給你了」。

但在農田中保留雜草違背農民的「常識」,產銷班聽講農民只是戲稱:「老師要我們不要割草。」讓陳興宗只有無奈地說,我們永遠只看到作物發生什麼病蟲害,該噴什麼藥、用什麼資材,但都忘了作物實際要的是什麼。

峨眉鄉公所秘書鍾經鋒家裡經營近兩甲的柑橘果園,5年前曾因線蟲作亂,果樹一棵棵接連死掉。經陳興宗診斷,發現問題根源在果園土壤已形成一層壓實層(犁底層),讓水分下不去,施肥都蓄積在土壤淺層,導致果樹根系不願扎深,因而受到活躍於土壤淺層的線蟲危害。

土壤健康,柑橘就不容易受到線蟲危害。(圖片來源/豐年社資料庫)

土壤健康,柑橘就不容易受到線蟲危害。(圖片來源/豐年社資料庫)

鍾經鋒後來聽從陳興宗建議,打穿土壤壓實層,並大幅降低用肥、營造果園多樣化草相,才成功恢復土壤生態系平衡,讓線蟲與果樹和平共處。過程中不用一滴線蟲藥,甚至不用蓖麻粕等資材,就讓鍾經鋒的桶柑恢復健康,甚至具有市售桶柑所沒有的濃郁滋味。

認識土壤  提高利用率「減肥」非難事

陳興宗說,作物所需要的肥真的沒想像中多,甚至比政府公告合理施肥量還少,植物會缺肥是因為肥料利用率出了問題。農民常希望以施肥量換來收穫產量,殊不知肥料實際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比率並不高。

農業試驗所研究員陳琦玲指出,水稻氮肥利用率僅約40%,「等於有60%都跑到環境中」,旱作利用率約25%,蔬菜甚至只有10%。

化肥只要溶於水,養分就可以變成離子態讓植物吸收,但灌溉、雨水等水分淋洗也容易讓養分流失,氮肥還可能被脫氮菌分解成氣體揮散,但針對土壤特性使用肥料,即可提升肥料利用效率。

認識土壤,針對土壤性質施肥,肥料利用率才能有效提高。(攝影/記者游昇俯)

認識土壤,針對土壤性質施肥,肥料利用率才能有效提高。(攝影/記者游昇俯)

農試所副研究員林毓雯舉例,砂質土水分流失快,因此施肥宜「少量多餐」;硝態氮肥在淹水環境容易脫氮逸散,因此不適合水田使用,水田更適合用銨態氮肥。

目前市售化肥多為速效性肥料,流失也快,因此需要多次追肥,若能改用緩釋性肥料,肥分逐步釋放,肥效長、就可立即提高肥料利用率,產量還可能更好;根據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使用緩釋性肥料預估可減少20%的肥料施用。

陳琦玲指出,葉面施肥也有助減少肥料施用,肥料利用率比土壤施肥高,但因需要視作物種類、生育期,精確控制施用時機及濃度,人力耗費較多,推廣不易。


護土固碳專題報導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