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毛豬拍賣價漲 進口豬肉市占率復活

肉粽是端午節應景食品,豬肉是主角。(圖片來源/嘉義縣政府)

中國豬價暴跌,半年來行情腰斬,幾乎恢復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前的水準,中國豬價大幅回檔後,減少向國外採購豬肉,使得全球豬肉供應不再吃緊,價格回軟,加上我國毛豬拍賣價格走揚,使得豬肉進口增加,兩項因素促使進口豬肉的市場占比恢復1成的比例。

今年元旦起開放萊豬進口,消費者因此對進口豬肉產生疑慮,使得進口豬肉數量在我國市場占比一度降至5%以下,現在已恢復市占能力,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進口豬肉市占率恢復至1成占比,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毛豬拍賣價格走揚,二方面是因為國際豬價回跌,一漲一跌間,廠商採購進口豬肉的意願提高,統計今年1月至5月進口豬肉產品累計已達29,392公噸,高於去年同期。

全臺毛豬交易行情於5月上旬起漲,5月底每公斤拍賣價已站穩80元大關,並一路漲到6月上旬,至端午節前,行情已來到85元上下價位。畜牧處表示,近3年端午節前毛豬拍賣均價為每公斤78至81元,近日豬價上漲反映家庭豬肉需求增加,雖然略高於往年,但價格波動仍在正常範圍。

毛豬行情雖漲,但豬農並沒有大賺,江文全指出,因飼料價格處於高檔,養豬成本增加,豬農獲利受到壓抑,因疫情影響,國際黃豆、玉米等成本及運輸費用增加,由於飼料是養豬主要成本,毛豬批發價格雖上漲,豬農收益仍受到飼料價格上漲影響而有所壓縮。

毛豬價格波動反映供需,屬短期季節性效應,且即使毛豬拍賣行情明顯走揚,但豬肉零售價變動也有限,江文全說,「我們注意零售價格,漲幅並不明顯,拍賣價格的漲跌與零售價格之間的連動不那麼直接,零售的漲幅不像拍賣漲這麼多。」

已是端午節前一周,毛豬供應增加,畜牧處調配節前7個交易日,每日供應量增為2萬5千頭,較平日2萬2千頭增加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