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人生場】廚師的午夜尋愛行 基隆崁仔頂魚市

被加蓋前,曾經是條河的孝一路魚市。

被加蓋前,曾經是條河的孝一路魚市。

文字/攝影 蘇凌

以往逛崁仔頂魚市,都是搭末班火車到基隆,在超商坐等至凌晨三點拍賣時段,結束後再乘首班火車回臺北。同樣的行程,年紀有了,已漸無法承受;不過,今天有幸搭上朋友便車,出發、回家時間自由,尊榮級待遇,無痛逛崁仔頂,我可以!

魚市所在的孝一路,原是一條河,船隻開進,將漁獲交給岸邊石階坎上的行口代售,便是「崁仔頂」魚市的原型。崁仔頂一帶,是基隆食欲的二十四小時縮影,魚市在午夜接續了廟口夜市的熱度,沸沸揚揚開過半夜,直至清晨,又輪旁邊的仁愛市場起噪。

跟著兩位經營餐酒館的廚師朋友進行週例採買,我想像自己終於可以深入漁獲拍賣現場。孰料,「不想太累」的兩位並不打算等三點過後的拍賣會,他們另尋一條價格也實惠的出路――向釣客買。魚市裡有些釣客集結開設的攤位,「大叔都會站在攤位上,跟你說他釣的這條多少錢。」除了怕太累,他們不參加拍賣還有個原因――其中一人臺語只聽得懂「一百」,假若這魚喊到一斤「幾霸」之外的價格,就完全聽不懂,在拍賣現場可說是非常危險。

採購品項隨店內菜單走,本週廚師打算料理烏魚膘,公烏魚的精巢,口感宛如豆腐,適合炸了佐羅望子醬。第一攤,魚膘一斤三百,「這袋兩斤六百。」大姐說完不等我們反應,就先忙別的去,她先生隨後經過,「這袋四百五。」忽然,身邊一股寒氣迫近,「我,已經跟她們說過價錢了。」太太立在先生身後­——我從來沒看過那麼可怕的臉。有人回家肯定要被海唸一頓。

魚市的便宜,得用時間闖蕩得來,不是每個人都撿得到,身為三隻小肥羊,我們得把握魚市外圍的幾攤。這裡大量漁獲經常擺在地上塑膠籃裡,加以沒有密集黃燈泡「打光」加持, 賣相不若魚市中央那幾攤好看,好處是老闆做起生意率性,價格一視同仁的低,一樣品質的魚膘,我們以一斤一百的價格拿下了!

過去店裡常供應小隻全魚料理,朋友固定和魚市內一位太太買,菜單改為生魚片後,得用大魚,「後來每次經過那位太太的攤位,都感受得到她的眼神……」他們改向另一位阿姨買大尾石斑魚,不過去鱗麻煩,最近又改用土魠魚,「但阿姨還是常LINE我說:『今天有石斑喔。』」這是市場的人情,與,心理壓力。

碎冰販售車大哥正在鏟冰,莫名有些歐美冬日風情。
碎冰販售車大哥正在鏟冰,莫名有些歐美冬日風情。
廚師的今夜摯愛,總重十一斤的土魠。
廚師的今夜摯愛,總重十一斤的土魠。

作者 蘇凌

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本業應該是劇場,但更常進菜場,並於粉專「蘇菜日記」紀錄市場的可愛與幽默。著有《菜場搜神記:一個不買菜女子的市場踏查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