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場育成山苦瓜新品種 顧腎、抑制乳癌細胞潛力佳 發酵飲品「吃補不吃苦」

花蓮農改場育成山苦瓜「花蓮8號」具有抑制乳癌細胞的潛力。(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年與慈濟大學合作,進行具特殊機能山苦瓜品種選育,開發保健機能運用,新育成山苦瓜「花蓮6、7、8號」,經細胞試驗證實具修復腎細胞損傷、抑制乳癌細胞等潛力;進而開發「發酵飲加工技術」,匯集3品種山苦瓜,濃縮發酵製成比較適口的飲品,讓人「吃補不吃苦」,可望進軍商機龐大的保健養生市場,包括宜蘭縣農會、花蓮富里鄉農會均將技轉量產。

臺灣原生野生山苦瓜是原住民特色作物之一,但果實僅約乒乓球大小,藤蔓交纏採收困難,且因苦瓜為異交作物,自然狀態下花粉紛飛雜交,導致優良特性不易固定,難以為產業生產應用;花蓮農改場長期收集山苦瓜種原,尋找到高雌花、產量高的種原,育成人工雜交一代品種,品質穩定、均質,再提供、輔導產業應用。

山苦瓜具有調節血糖功能廣為人知,近年國際研究更證實部分苦瓜具有抑制腎臟癌、肺癌、大腸癌及乳癌的抗癌活性,花蓮場與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徐雪瑩合作育成具機能性的「花蓮6、7、8號」;經細胞試驗證實,花蓮6號、7號苦瓜萃取物有助減緩腎臟細胞損傷,甚至具增殖保護作用,花蓮8號則可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MDA-MB-231生長。

花蓮農改場副研究員吳岱融表示,三陰性乳癌細胞約占乳癌發生率15%至20%,意指癌細胞的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及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均呈陰性,無法透過賀爾蒙、標靶藥物治療,且併發症多、容易轉移,還有抗藥性問題,花蓮8號的保健機能因此顯得更為重要。

花蓮農改場今日發表山苦瓜新品種及發酵飲加工技術,宜蘭縣農會及花蓮富里鄉農會當場簽署技轉。(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花蓮農改場開發「山苦瓜精華酵素飲」產品。(攝影/游昇俯)

細胞試驗中,加入花蓮8號萃取物的乳癌細胞數量,在24小時後約降至原本一半,36小時後幾已全數凋亡。徐雪瑩表示,3個品種山苦瓜的機能性通過細胞試驗,現正進行小鼠動物試驗,預計結果在今年底或明年出爐,若能證實其確效,將可進一步做人體試驗,因山苦瓜本是可食用食材,人體試驗門檻會比較低。

根據經濟部統計,國內保健營養食品以內需為大宗,且產值穩定成長,已連續4年創新高,110年達215億元,111年1至11月就有226億元,市場驚人。因將苦瓜乾燥製成茶飲,口感難免甘苦,限縮消費族群,因此花蓮農改場以花蓮6、7、8號山苦瓜複方疊加,開發出讓人可「吃補不吃苦」的「山苦瓜精華酵素飲」,有望進軍廣大的保健市場。

吳岱融表示,酵素飲是將3種苦瓜濃縮精華以酵母菌發酵製成,原味口感偏酸,因此加入代糖調味,製成產品屬於食品,但飲用後對於調節血糖作用顯著,體質虛寒、吃苦瓜過量可能腹瀉者,均需適量攝取,因此建議以3天飲用1瓶為原則。

「山苦瓜精華酵素飲」以3天飲用1瓶為原則。(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