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運動35周年前夕老戰友聚首 欣見農業部成立 熱血再議農業改革

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說,農運推動農業政策進步,「姿勢不好,總是在向前邁進」。(攝影/游昇俯)

1988年的「520農民運動」至今年恰滿35周年,稻草人基金會今(18)日舉辦座談會,邀請當年農民運動發起人劉南熾,總指揮林國華的女兒、現任雲林古坑鄉長林慧如等農運戰友再聚首,分享當年運動興起、動員經歷,回顧昔日提出七大訴求,欣見「農業部」成立;並仍懷抱熱血,喊出「老農不死、絕不凋零」,對農會改革、農村人力老化等農業問題提出針砭。

稻草人基金會「1980年代農民運動回顧及未來展望」座談會,今日邀請山城農權會發起人劉南熾、嘉義農權會創會會長許能通、台南農權會總幹事陳來助、林慧如及臺灣農民聯盟創會主席、稻草人基金會董事長林豐喜等人共同與談,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也受邀致詞。

陳添壽表示,八○年代農運起因於農產品進口問題,凸顯農民權益未獲保障,當時提出七大訴求,包括推動農保、肥料自由買賣、提高稻穀價格、改革農田水利會、成立農業部等,今日農委會已建立「三保一金」農民福利制度,台肥已民營化,農田水利會升格公務機關,「農業部組織法」也在日前獲立院三讀通過,唯獨農會改革可能還未做到。

陳添壽說,農運推動農業政策進步,「姿勢不好,總是在向前邁進」,希望這段歷史能讓所有人了解,權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未來農業部成立將更重視農民權利,推動農業政策。

稻草人基金會「1980年代農民運動回顧及未來展望」座談會,邀請多位「520農民運動」參與前輩與談。(攝影/游昇俯)

稻草人基金會舉辦「1980年代農民運動回顧及未來展望」座談會,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受邀參加,閱讀會中展出「520農民運動」文獻。(攝影/游昇俯)

林豐喜表示,農運因有許多前輩的推動投入,才讓現今許多政策得以實現,也因當年有陳希煌、蕭新煌等學者響應農民登高一呼,促成12所大學學生連同農民走上街頭,「現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即是當年學生之一、也可能是未來農業部首任部長」,這是讓人慶幸的,稻草人基金會希望透過系列座談,將農運的歷史及成果展現給社會。

林慧如指出,農運總指揮、父親林國華是臺大土木系畢業,不是農民,但因看到隔壁阿嬸重病沒錢看醫生,農民沒農保,想賣地籌錢,土地又無法自由買賣,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她感嘆,當年農運訴求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但至今沒人敢動,成立農業部也走了35年才走到,農業不受重視,應該「讓農業死一次,(大家)才知道農業多重要,不然(好像)只要吃電腦就好」。

劉南熾說,當初是因進口水果價格太過低廉,國內農民收成根本賣不出去,才激發他走上街頭爭取權益;當年提出訴求今日多已實現,但現今買肥料需要登記,引發基層農民許多牢騷;他目睹農村人力老化,需開放更多外籍移工解決農業缺工問題;農會與農民權益息息相關,修《農會法》可能性不大,但農會弊端多,也亟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