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麗姿、郭正偉
520農民運動總指揮林國華女兒、現任雲林縣古坑鄉鄉長林慧如今(10)日說,農業部組織法草案立法院初審通過,成立農業部「延遲了35年,我心中沒有很高興,實在延太久了」。面對農委會即將升格,她期許農業部在國家政策能有大哥領導地位,「不再是小弟」,以及政府能推動農業權入法、農業部辦公室南遷到農業大縣。
1988年5月20日,520農運總指揮林國華、副總指揮蕭裕珍,帶領雲林、嘉義、臺東、苗栗、南投、高雄的農民北上抗議,也有北部民眾和學生加入,參與規模前所未見,爆發流血衝突,林慧如與父親後來均因爭取農民權益而坐牢。
對於當年520農運的訴求之一,即成立農業部,今天立法院終於初審通過,一整個下午都在會議中的林慧如,聽到消息傳來,心中有無限感慨。她說,實在等太久了,代表中央政府過去沒有很重視農業。
林慧如表示,農為國本,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應該是誰的責任?倡議很久的「農業權」應該要入憲政層級,要有法源依據,讓全民都責任,而不是只有農業縣在肩負,需要考量農業縣對農業的貢獻度,非農業縣也要對國家糧食安全政策負起責任;或是當缺水時,各界在搶水源之際,農業用水的優先順序可以提前。
除了農業權,林慧如盼望未來的農業部可以南遷,而不是在沒有大規模生產的北部,農業部搬遷到農業大縣,「才能真正知道今天太陽有多大,有多久沒有下雨了」,政策更能接地氣。
長期深耕美濃地方創生,協助在地農業發展的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則表示,初步就草案內容來看,農業部主要是組織重新分配。細部職掌範圍還是必須等相對法條出來才能看清全貌。但他也指出,不論組織如何更動,「執行面」才最重要。
他認為政府推行的許多農業政策中,不少雖然有架構卻尚未做到定位,比如「收入保險」,已經有了架構,要怎麼修改、推廣才能吸引更多農民知道、願意參與。組織更動後,各部門在各自職掌範圍內更精進,切合農民的需要,才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