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欣力文文仔火,煮出奉茶無窮餘韻

文字/李怡欣 攝影/蔡暉宏 場地協力/十八卯茶屋、奉茶

當發展與更新蔚為時勢,城市裡閒置、年久失修的老屋難道只有被拆除的命運嗎?顏世樺與葉東泰,前者發起「老屋欣力」運動,推廣老房子的新可能;後者以老房子為據點經營茶館,讓客人在喝茶的同時品味老屋的氛圍及故事。為何鍾愛老屋?老屋要如何在當代開展新頁?聽他們在茶香中娓娓道來。

Q 投入老屋保存/經營的契機?

顏世樺(以下簡稱顏 我是建築背景出身,因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古都基金會)投入這個領域。古都基金會從1999年成立就一直關注歷史建築與環境,以前只有古蹟才會被關注,但如果臺南古蹟旁的建築都很新,城市的風貌就不完整了,所以巷弄間的老房子也不能忽略。

早期老房子一直被拆,我們就開始想如何讓老屋不被拆、怎麼利用讓老屋不只是空殼,於是在2008年推出老屋欣力運動,把具代表性的老屋再利用案例介紹給大家。但在古都基金會成立時,奉茶早已開了十年了。(笑)

葉東泰(以下簡稱葉) 我一開始經營茶館就是用老屋,因為幾乎是等著被拆,租金最便宜;那個時代大家都在汰舊換新,別人不要的反而變成我們的寶,像是阿公的蓑衣斗笠、堪用的櫥櫃等都搬來茶館。慢慢發現老房子有很多故事,無論是空間格局還是過往住在這裡的人;曾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客人,看到老屋老物都會倍感親切,老屋是跟常民生活很貼切的場域。

Q 以「奉茶」跟「十八卯茶屋」為例,如何在修復跟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顏 修復、改造前要了解老屋的特性,先是建材、樣式等客觀條件,再來是它的故事——誰住過、屋主的性格……有點像家醫科看診case by case。很多整建的問題都是因為不了解,讓老屋失去原本的形貌,甚至造成安全上的疑慮。接著才會進行修復跟創新,每一間老屋都有各自的修復哲學,是最有意思的地方。我覺得新跟舊是個光譜,沒有一定的比例,只有一個大原則,就是盡量呈現關鍵的特質,不要以假亂真。

葉 古都基金會對「欣力」的注重,促使我從純粹利用老屋,到嘗試玩出新的火花,讓老屋的故事有加值的可能。

在討論奉茶的空間設計時,我和設計師說「茶是圓融的」,可熱沖可冷泡,加咖啡加酒都不失個性,包容性很強。設計師聽到,便以「圓」作為茶館最重要的元素,選用木頭等自然材質,方桌子就用圓桌角,圓桌細部帶有線條感。這棟老屋窗櫺格子很多,圓恰好解決線條太多的問題。

顏 除了外觀跟硬體,經營跟維護也很重要,要思考怎樣的經營模式是合適的。有時候會看到老屋修復後,接手的人沒辦法維護或持續經營就走樣了。許多有意思的例子是經營者本身就很有想法,像客人來到奉茶,就能感受到葉老闆的理念與對茶藝的熱忱,這也是奉茶得到老屋欣力典範賞的原因。

葉 開茶館30年遇到的人事物,讓我發現老屋跟在地歷史環境很有關聯,而對於小至茶藝這一行,大至整個城市發展脈絡的認識,都能運用在經營之中。

奉茶有幾款茶飲是從臺南出發──「老氣象臺」是因為氣象臺(原臺南測候所)在店的對面,我用奶茶加白蘭地,濃稠帶點微醺,像是雲雨等天氣意象;隔壁有教會(太平境教會),所以發明「上帝的聆聽」;第三款是「中正路的心情」,中正路在我年輕時是最熱鬧繁華的街道,就在蜜茶中加入檸檬等水果,喝起來酸酸甜甜的。

而十八卯茶屋原本是日治時期的「柳下食堂」,2018年有朋友帶日本的朋友來這裡喝茶,我們聊到這房子要滿一百年了,日本人說他有個朋友在臺灣也有一棟百年老房子,會不會就是這一棟,竟然就這樣找到屋主後代了。

那時我們在想要怎麼慶祝百年,從舊報紙知道柳下家族是賣幕之內便當起家,這個因緣讓我們出了紀念便當,配菜選用臺南小吃,日式風格帶著臺南味道。第四代也有過來吃到便當,他們覺得很親切。

老房子讓我知道一些故事,因此更認識臺南。很多人不知道我其實是澎湖人,十歲成為臺南新移民,到現在已經變老移民了(笑),剛開始對臺南也不了解,現在很多人都說我比臺南人還像臺南人。

PROFILE

葉東泰

奉茶、十八卯茶屋創辦人。跨入茶藝領域超過30年,既是文人、茶迷,還是個老屋迷,將老屋以茶藝館的形式再利用,成為文人雅士的據點。曾推出「封茶」活動、臺南古蹟系列茶,為業界帶入創新能量。

顏世樺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專長為歷史性環境研究及都市聚落保存再生議題研究。古都基金會創立於1999年,以臺南為主要據點,致力推動歷史環境保存與再生工作,喚醒眾人對生活周遭環境文化資產的重視。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