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矯不驕的香蕉 「香蕉王國」話說從頭

嬌矯不驕的香蕉 「香蕉王國」話說從頭首圖。

文.圖/莊健隆

友人小慧分享她吃香蕉的經驗說:「抽筋我會吃香蕉,很有效;肚子餓臨時吃一根香蕉,能夠充飢2小時。」原來嬌小柔媚的一根香蕉因含豐富的鉀,可以矯正治癒肌肉痙攣、抽筋;含多量的纖維素及不可消化的澱粉,使停留在胃腸時間長些,可以充飢防四肢無力。

香蕉收割之前、長在樹上的一整串叫「弓」(閩南語音King),由排列整齊達7~10枇(pi音同鼻),各約20根身著青綠色制服的「嬌蕉戰士」組成。然而這一幕,卻是住在都會區的消費者無緣見到的傲人「原貌」,也因此她不「驕傲」(註:一弓香蕉含120~200根、重達約30公斤)。

整個「一弓」香蕉收割前仍長在上。(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

整個「一弓」香蕉收割前仍長在上。(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

談談弓蕉當年勇 香蕉王國的起落

常聽人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但又有一說:「吃米毋知米價!」乃在譏諷一個人對周遭事物完全不了解。那麼,且容我敘述香蕉的「當年勇」,與讀者分享昔日一段光榮記憶。1958~1967年農復會(農委會前身「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簡稱)協調改進香蕉產銷制度及運輸調配,使香蕉成為臺灣重要的外銷農產品;該會還協助成立440個香蕉及柑橘包裝場在產區設立,除作收集站外,並負責其分級和包裝。

二戰結束後的1950年,臺灣香蕉恢復輸日,一度停擺的香蕉生產開始活躍起來,及至1962年日本對外匯管制甚嚴,臺蕉銷日再度受限。1963年4月日本政府解除該限制,實施香蕉進口自由化,促使臺蕉銷日大幅增加;臺蕉銷日量由1962年的5.8萬公噸,躍升到1967年的42.7萬公噸,占當年總產量53.8萬公噸的82%,賺取外匯金額達6千3百多萬美元。1969年臺灣香蕉產量58.6萬噸,外銷41.8萬公噸;然同年爆發「剝蕉案」,樹大招風的「香蕉大王」高雄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吳振瑞遭判刑坐監冤獄,此後臺蕉銷日也逐年下降,而由菲律賓取代。

不過,在1960年代臺灣香蕉一直占總出口值的8~10%,這對急需爭取外匯、「以農養工」的時代是功不可沒;也因為臺蕉外銷量排名世界第四,為臺灣勇奪「香蕉王國」的稱號。其實臺灣香蕉早在日治之初,就開始逐漸俘獲日本內地人的舌上味蕾,換言之這個小王國的歷史,要再往前推進一甲子以上。

臺灣曾有「香蕉王國」稱號,豐年雜誌1970年20卷20期即以劉正中先生拍攝的香蕉收穫畫面為封面。(圖片提供/豐年社)

臺灣曾有「香蕉王國」稱號,豐年雜誌1970年20卷20期即以劉正中先生拍攝的香蕉收穫畫面為封面。(圖片提供/豐年社)

1895年6月7號,日本帝國占領臺北城後,樺山總督以兩箱芭蕉獻給明治天皇;1903年有基隆商人首度將臺灣香蕉銷往日本內地;到了1907~1908年,約3~500公噸的香蕉被銷售到日本本土。1909年日本《讀賣新聞》曾刊登時任第五任台總督佐久間左馬太(さくまさまた,任期1906~1915年)將臺灣南投集集的上等香蕉獻給天皇的消息,而同年11月的《臺灣日日新報》即報導了明治天皇最喜歡吃的水果就是香蕉,當年全臺香蕉產量也超過6千公噸。

1910年,臺灣香蕉進入大規模化栽培階段,同時臺蕉輸出到日本的數量也開始成長。及至1924年,臺蕉外銷到日本內地的數量已超過10萬公噸,乃於1925年成立臺灣青果株式會社,臺灣香蕉更開始大量外銷日本,其出口量在1935~1940年間達12~31萬公噸,後來因太平洋戰爭而減少,但到1942年臺灣本島產量仍超20萬公噸。

香蕉乃熱帶性水果,其在臺灣的產地到日治中期主要為中、南部;當時一般以種北蕉為主,至1930年代中部香蕉以內銷為主,而南部香蕉以外銷為主,其主產區為高雄旗山。因此高雄旗山香蕉產業歷經2次的起落,都和日本有關。第2次旗山香蕉銷日賺取的外匯,曾占了全國外匯的3分之1。1956年為準備外銷日本的大量旗山香蕉,就在高雄港特別開闢了第3號碼頭;到1962~1963年政府為提升臺蕉品質、減少被退貨,利用美援貸款700多萬元,在第3號碼頭興建了約2,400平方公尺的「香蕉棚」,上下兩層,可容納2萬多萬簍香蕉。因香蕉存放空間須通風,乃建造成開放式倉庫。

臺灣香蕉曾是外銷重要水果,圖為早年外銷盛期出口檢查畫面。(圖片提供/豐年社)

臺灣香蕉曾是外銷重要水果,圖為早年外銷盛期出口檢查畫面。(圖片提供/豐年社)

近年高雄市政府港市合一的政策推動下,歷史建築空間再造,為香蕉棚注入新生命,於2010年正式更名為「香蕉碼頭」,使成為觀光景點,展示著昔日存放香蕉的場景與香蕉故事館等。

兩年前我去參觀香蕉碼頭,看到香蕉故事館的竹簍,想起服務於農復會、結束美國進修及考察的父親,於1960年夏返台經日本考察。當時,農會及青果合作社即寄了1簍特選香蕉到東京大姨丈家,委託父親在拜會當地進口商主管時作伴手禮;沒想到表弟嫌僅送他們家1枇不夠,還會從竹簍中摘下較熟的香蕉,害得父親連夜趕快把香蕉送出。數十年後我問表弟記得「月下偷蕉」的往事否?他忘了,卻問我什麼地方可以買到香蕉的種子,要用來栽種觀賞;我告訴他「弓蕉吐囝為囝死」典故,也好奇地查探香蕉的祖宗十八代。

弓蕉吐囝為囝死 香蕉溯源舊石器時代

弓蕉(老)欉生出香蕉同時,它的旁邊會(吐)生出細(小)欉的「弓蕉仔囝」(專業名稱「吸芽苗」),之後它的果實由「偽莖」被砍下供奉人們的五臟後,就結束自己的生命化作肥料,使囝兒大漢(長大);也就是說,我們吃的香蕉是一種「無性生殖」的產物,它不必靠種子發芽、成長為「樹木」,反倒由其巨型草本作物的吸芽逐步大欉,香蕉樹沒年輪,其主幹是卷曲的葉柄,卻也能結出碩果。

1970年代有許多香蕉的植物化石(phytoliths,又稱植硅體)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高地的庫克沼澤遺址(Kuk Swamp archaeological site)被發現。考古學家認為,早在1萬至6千5百年前舊石器時代,採集覓食的人類已經開始攝食香蕉,並試圖種植栽培。早期香蕉成長的區域包括馬來半島(Malaya Peninsula)、華南、印尼、菲律賓群島及新幾內亞(New Guinea)等地。這些地區有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野蕉(M. balbisiana)及前兩者的雜交種(Musa X paradisiaca);最後者為人類喜食的無子香蕉,即所謂的單性結實(parthenocarp),而前兩種皆含許多種子、果肉少,不作食用。

後來,可食用的香蕉又傳到印度、非洲及太平洋中南部的玻里尼西亞(Polynesia)。有關香蕉傳播的文字記載,有西元前600年的印度巴利文大藏經(Pali Canon)記錄著印度商人由馬來西亞再次把香蕉帶回印度。西元前327年,當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入侵印度後,第一次把香蕉帶回歐洲。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於16世紀由西非把香蕉帶到南美洲一帶種植。

至於香蕉的名稱,首先由阿拉伯的奴隸交易者(slave traders)為它取名為「Banana」,來自阿拉伯文的「手指(Banan)」,當時他們所吃的香蕉體形較小、形同手指使然。華夏諸邦的華南地區(今福建及兩廣)的人們,也因此果實形狀彎彎如「弓」,稱之為弓蕉。華夏晉朝西元304年、嵇含所編的《南方草木狀》記錄著芭蕉屬有3種:甘蕉、芭蕉及羊角蕉;該書還記載「漢武帝元鼎6年(西元前111年),破南越,建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木,有甘蕉二本。」

香蕉船冰淇淋是非常討喜的甜點。(繪製/莊思敏)

香蕉船冰淇淋是非常討喜的甜點。(繪製/莊思敏)

一般認為臺灣史前時期的山區也有野蕉,只是未被馴化,當地原住民也無種植痕跡。到17世紀,荷蘭殖民臺灣時期開始有略微馴化,但失敗;鄭經的東寧王國時期,引進了南洋品種,開始種植、生產;值大清帝國的1731年,香蕉由彰化人從福建、廣東等地,帶回臺灣中部種植。又有一說是於19世紀初,有人引進福建香蕉、種在北部淡水,被稱為「北蕉」,但它於1919年在南投成長、抗病更好,被稱為「仙人蕉」。

及至日治時代,20世紀初期為了應付日本內地的需求,臺灣掀起種蕉熱潮,且由臺北開始種起,以便由基隆港運輸到日本;但好景不長,1910年代發生象鼻蟲病害導致產量銳減,為避免病蟲害擴大,官方下令燒毀既有蕉樹,並嚴禁繼續種植,於是香蕉的主產區往中南部移動,也因鐵路興建、交通運輸便利,再加上溫暖的氣候更適合香蕉生長,到了1920年代,臺中州的香蕉產量占全臺9成。

日治時期臺灣主要種植的品種稱為北蕉,後來還由菲律賓分別引進紅皮蕉及呂宋蕉,前者外皮在催熟後紫紅艷麗、相當討喜;同是日治時代,還引進東南亞體型嬌小的「旦蕉」(Musa sapientum var.),泰國稱之為「Kauai Khai」,泰語「Khai」的意思是「蛋」,所以又有稱「蛋蕉」,符合其小體形稱呼。

食菓子拜樹頭 世界產量第一水果

臺灣人吃香蕉有近400年的歷史,我們一直習以為常地吃著這「Made in Taiwan」且屬於平民百姓的水果,但是恐怕沒有太多人會有「食菓子拜樹頭」、飲水思源的情懷;反倒是日本人在百餘年來,由光榮感轉為喜愛開始,陸陸續續吃了一甲子的臺蕉,至今仍念念不忘它的美味,似乎比臺灣人更體現「拜香蕉樹頭」。當年(1909)《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明治天皇最愛吃香蕉的同時,還稱臺蕉是「御食物」(帝王的食物)。

原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一心嚮往西方現代文明,不僅政治制度要學習歐美,甚至連生活飲食文化也要模仿西方人。當時歐美大國利用政治和資本控制中南美洲開始種植香蕉,除實現「強國夢」並滿足其上層階級消費者的味蕾;明治維新在脫亞入歐、走進帝國主義列強行列後,發現新殖民地臺灣即有垂手可得的香蕉,由天皇乃至大資本家就大快朵頤吃起新穎的御食物。上行下效,日本內地的普羅大眾也躍躍欲試,拿起刀叉吃這帝王的食物。

法式吐司(French Toast)和煎煮熟的大蕉切片(左邊及下面)。

法式吐司(French Toast)和煎煮熟的大蕉切片(左邊及下面)。

二戰後日本人對臺蕉懷念未減反增,1960年代後半段臺蕉每年平均銷日金額為6千萬美元;剝蕉案後,在菲律賓的跨國公司,以企業化管理提供日本人紙箱包裝、適時催熟、蕉皮沒有黑斑,更吸引龜毛的日本消費者喜愛。他們在西元2千年後仰賴進口的香蕉消費量,卻超過傳統的橘子,奪得餐桌水果的頭籌,2008年日本每戶人家香蕉年消費達20公斤。

日本九州門司港搞笑的「香蕉人」地標,讓人以為真的人躲在香蕉道具裡面。1903年香蕉正式在日本神戶上市在到神戶之前,會在門司港進入關門海峽,如果不幸香蕉黃了,就會在門司港叫賣,所以當年門司港也是香蕉重要集散地。現在的香蕉人其實是旅遊噱頭,主要還是紀念當年香蕉叫賣的日子。黃香蕉是在1999年做出來,叫正義與愛的使者,因為太受歡迎了,2011年又新增了環保與節電的使者黑香蕉人。

環保與節電的使者黑香蕉人(左),及正義與愛的使者黃香蕉人(右)。(繪製/莊思敏)

環保與節電的使者黑香蕉人(左),及正義與愛的使者黃香蕉人(右)。(繪製/莊思敏)

臺灣人喜歡吃香蕉,且當「甜點」(dessert)享受,一年內銷量也有26萬公噸以上,人均每年消費量約11.2公斤、約70根香蕉,今天我們除了在傳統市場、量販店,甚至在7-Eleven等便利商店,也買得到單根或小包裝黃熟香蕉,現買現吃。美國在2021年每人平均吃下12.2公斤(26.9磅),這數字還包括一些需經煮熟的「大蕉」(plantains),有點像我們食米飯的吃法,成為了餵飽肚子的糧食。全球一年香蕉產量超過1.4億公噸,僅次於小麥、稻米和玉米,是世界產量第一的水果作物。

1968年臺蕉銷日達顛峰時,農復會、國貿局及青果合作社共同出資,在屏東縣九如鄉成立了「臺灣香蕉研究所(簡稱蕉研所)」,至今仍然是亞洲唯一專事香蕉科研、育種改良及推廣提供新苗種等的機構。

蕉研所在全球1千多的蕉原種中,保存230種作為研究資源,他們培育出「蕉株矮化粗壯(可防颱)」、「不受病蟲危害」等蕉株,提供蕉農,並研究減少農藥及化肥等,以達成保護生態環境;在選育的品種中,最常見而受採用「臺蕉1號(烏龍蕉)」、「臺蕉5號(玉山蕉)」、「臺蕉7號(玉泉)」以及「臺蕉8號(寶島蕉)」等,果形佳、風味好、產量高及抗黃葉病等特性,臺灣蕉苗外銷也屢獲好評。

2021年「東京奧運」臺灣香蕉再度登上日本媒體,也成為東京奧運使用的水果,往後我們還是有機會銷售少量高級香蕉到東瀛,讓念舊而對臺蕉有特殊情感的日本年長者重溫舊夢。至於對我個人而言,幾乎每日都會設法吃根香蕉,因為它是最好的天然「清腸排毒劑」,即使被家人暱稱是猴子也在所不惜。猴子真的最喜歡吃香蕉嗎?我倒是覺得主要因為它「俗擱大碗」,人們餵以香蕉,經濟壓力不大。

作者簡介

莊健隆 臺灣臺南人,為美國羅德島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博士,曾擔任農復會、農發會、農委會技士及技正,並於輔大及海洋大學擔任兼任副教授,並以《鱻故事、魚文化》一書介紹臺灣漁業歷史文化。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