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01 七股 臺南新農 蚵學教室 三股社區
新聞
【遊於農01】三股社區「蚵學教室」小旅行 聽農漁村故事品嚐鮮蚵、紅蔥酥

臺南市七股區是全臺最西邊的行政區,因為靠海,從很久以前曬鹽、養殖產業就很發達,除了有知名的七股鹽山,更是臺灣虱目魚養殖重鎮。三股社區是七股區裡的一個小村落,居民兼營農、漁業,養蚵之餘也種種紅蔥頭,七成的漁業與三成的農業,顯現居民靠海吃海之餘,仍在近海鹽鹼地辛勤農耕地拚搏精神。

新聞
中秋烤海鮮狂潮?秋刀魚批發價漲五成最驚人

秋天的秋刀魚油脂豐厚、肉質鮮嫩,是烤魚最常見的種類之一,也是中秋節烤肉必備食材,但今年秋刀魚不便宜,節前2周消費地批發價每公斤74.1元,較去年同期大漲24.4元,漲幅近5成。漁業署認為今年需求強勁,但因庫存量少且今年延後出海捕秋刀魚導致供貨不及,是推升價格的原主因;其他國內主要養殖魚種金目鱸、虱目魚、吳郭魚等,漲幅在1至3成之間。

新聞
嘉義蚵棚漂海損失8千萬元 致災豪雨累積農損4.4億元

農委會統計農業災情至10日傍晚止已高達4.4億元,其中農產損失3.3億元,漁產損失近億元,其中嘉義縣蚵棚流失損失8千萬元。今年因疫情因素,牡蠣收成速度延緩,間接導致蚵農損失擴大,水產單價較高,若有損失,金額規模往往龐大,使得嘉義縣農損快速累積超過1.2億元,是目前豪雨農損災情最嚴重的縣市。

新聞
盧碧颱風預測路徑沿臺灣海峽北上 牡蠣小心了

農漁畜產業艱難的一周!西南氣流帶來的大雨還沒結束,氣象局今(4)日上午8時發布盧碧颱風形成的消息,預測路徑將沿臺灣海峽北上,七級暴風半徑60公里,農委會漁業署提醒西部沿海養殖漁業嚴加戒備,尤其是最怕強風來襲的海上蚵棚,嘉義縣養殖牡蠣受疫情影響延後收成,現在還有5成的牡蠣尚未採收,農業局呼籲漁民補強淺海牡蠣養殖設施。

新聞
南市擬助漁民3年內汰換保麗龍浮具 111年立法禁用

海洋垃圾日趨嚴重,臺南市府為留給後代子孫乾淨海洋,針對養蚵浮具等農廢積極源頭管控,並請產學界開發更符合需求的改良式浮具及設施,預計爭取中央補助讓漁民3年內汰換保麗龍浮具,並於111年立法禁用,根本解決保麗龍汙染問題。

新聞
專家也難釐清 牡蠣苗爆量豐收主因成謎

雲林縣沿海今年蚵苗大豐收,附著量爆增,根據蚵農觀察估計,往年一個蚵殼約1、20個苗,今年少則1、200個,多達300個,比過去多上1、20倍以上,蚵農喜滋滋,研判可能是沒有颱風作亂所致。不過,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臺西分所專家表示,蚵苗附著率高低原本就起起伏伏,沒有跡象及證據可證明和無颱風有關。

新聞
【無毒農知識+】「蚵」普小教室:鮮蚵、牡蠣、生蠔哪不同? 2招辨分明 其實都是一家親

夏日將至,對於老饕而言,一嘗那飽滿肥美的鮮蚵,是再滿足不過的味蕾享受了!不過享用鮮蚵的同時,關於蚵仔你了解多少呢?吃蚵能壯陽?牡蠣與生蠔的差別又在哪?接下來,無毒農就來介紹一些「蚵」普小知識。

新聞
以海為田要付錢了!嘉義今年起首收牡蠣養殖海域使用費

嘉義縣的養殖量居全臺之冠,年產量超過9千公噸。14年前嘉義縣推動平掛式蚵棚養殖區劃漁業權管理政策,今年開始,浮筏式蚵棚也要納管;此外,只要取得區劃漁業權執照的養殖戶,不管是平掛式或浮筏式的業者都要繳交海域使用費,以落實使用者責任。

新聞
深層海水研討會29日展開 海委會將助產業一臂之力

29日臺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辦理深層海水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產學界分享經驗。學會理事長、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表示,110年將與海洋委員會、科技部合作增加深層海水科學研究,提高生技醫療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