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機
農委會為提升農產品品質及安全,維護國人健康及消費者權益,因應而生的產銷履歷驗證制度,已走到第15個年頭。產銷履歷是自願性農產品驗證制度,通過第三方驗證才可使用標章及宣稱「產銷履歷」農產品;消費者可藉由產品溯源了解生產過程、生產者資訊,買的安心、吃的放心。
秉持有機農業精神,有機農業的作物栽培應該連使用種子都是來自有機生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繼109年取得全國第一個種子調製加工場域有機驗證,今年再度取得專門生產種子田區的有機驗證,已採種生產完整驗證「生產場域」及「調製產線」的硬質玉米「臺農7號」種子,今年規劃增加高粱種子採種生產。
農委會農糧署與中華郵政公司合作,媒合30多家店家300多項有機、產銷履歷產品,包括稻米、當季鮮果、五穀雜糧、蜂蜜、點心零食及植栽花卉等多項商品,上架「i郵購」網路商城,即日起到12月31日前,購買還享有「紅利5倍送」、「第2件+0元」等優惠。
農委會為減緩產業受到疫情衝擊,訂定「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農糧業振興措施作業規範」,振興措施獎勵項目申請原定今年6月30日截止,但因疫情5月中再度升溫、進入三級警戒,因此將振興措施延長一年,即日起至明年6月30日止都可以申請。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耗時11年育成全國首支專為有機栽培選育的水稻品種「桃園6號」,此品種水稻對稻熱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不易發生病蟲害,一期作產量每公頃5.7公噸、二期作5.4公噸,產量相當穩定。
到110年7月底,全國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突破1萬6千公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8)日在有機農業促進論壇中表示,臺灣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比例超過2%,已是全亞洲第一,有機友善農業不僅追求安全農業,背後更重要的目的是友善環境,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就能減少碳排,對淨零排放做出貢獻。
農委會自2016年「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即設定2020年國內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面積達1.5萬公頃,往後每年增加10%、1,500公頃的成長目標。今年目標1.65萬公頃已提前達標,截至7月底,國內有機友善耕作面積已達1萬6,571公頃,已占國內農業耕地2.09%。
國內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想在家開伙,但害怕出門採買冒染疫風險怎麼辦?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新北市果菜運銷公司,以及農業縣市桃園市、雲林縣,近日均推出防疫蔬果箱相關免運費宅配優惠,方便民眾訂購,不必上菜市場群聚,就能吃到新鮮蔬果。
農糧署的「農產品初級加工場業者名冊」中,大埔有機農場的許復堡名列其中,這是根據2020年3月通過的「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輔導出來的。許復堡以南臺灣較少數的植栽杭菊入選通過,更是臺南唯一入選的農民。
今年《農業保險法》和《農民退休儲金條例》正式施行,則讓農民健康保險、農業保險、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及農民退休儲金等四大福利制度到位,讓農業成為更具尊嚴且可長可久的職業。農曆新年將至,今年確定是農業部門豐收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