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布農
林業保育署推動與原住民族自然資源共管 丹大地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可望上半年公告劃設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動原住民族自然資源共管機制,透過輔導部落成立合作社,發展森林多元綠色產業,並以部落為主體參與決策,推動森林遊樂區及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劃設等政策。在南投縣丹大地區,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與信義鄉布農族成立共管會,推動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劃設,可望於今年上半年公告完成。
「走進彼桑拉返」特展 保種兼顧遺傳、生物多樣性 體驗布農菜園農耕智慧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的清水、南安、卓樂3個布農族部落,擁有典型森川里海地景,布農族傳統農耕的家庭菜園「Pisanglavan」(彼桑拉返)融入其間,布農迪娜(Tina,女性長輩)透過種植,在菜園中保留30餘種古老豆類、穀類作物品系;菜園地景營造利用環境既有素材,形成生物微棲地,還保留了生物及棲地的多樣性。
花蓮卓溪三年79次攝影紀錄 臺灣黑熊低海拔繁衍 部落數百公尺外「母熊帶小熊」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於花蓮卓溪執行監測計畫,所架設紅外線自動照相機三年來拍攝到黑熊79隻次,紀錄次數逐年升高,且最近距離部落僅500公尺,連三年拍攝到「母熊帶小熊」,證實黑熊在卓溪淺山地區繁衍族群,出現頻率不亞於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或玉山國家公園。
【國土綠網02】鱉溪「還石於河」復育指標物種 南安部落多歧化耕作保種豆類20餘種
花蓮富里豐南村位於秀姑巒溪上游,有百年水圳、梯田等豐富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串聯經濟部九河分署展開「還石於河」工程,治理灌溉水源鱉溪,復育日本禿頭鯊、菊池氏細鯽等5種指標物種;林業署並與慈心基金會協力在秀姑巒溪另一側的南安部落推動里山倡議,營造有機農耕地景,保存當地傳統豆類作物多達20餘個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