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綠網02】鱉溪「還石於河」復育指標物種 南安部落多歧化耕作保種豆類20餘種

花蓮富里豐南村位於秀姑巒溪上游,有百年水圳、梯田等豐富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攝影/游昇俯)

花蓮富里豐南村位於秀姑巒溪上游,有百年水圳、梯田等豐富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攝影/游昇俯)

花蓮富里豐南村位於秀姑巒溪上游,有百年水圳、梯田等豐富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但村子灌溉水源鱉溪有河道下刷、水域廊道受阻等問題,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串聯經濟部九河分署展開「還石於河」治理工程,復育日本禿頭鯊、菊池氏細鯽等5種指標物種;林業署並與慈心基金會協力在秀姑巒溪另一側的南安部落推動里山倡議,營造有機農耕地景、傳承布農家庭菜園知識,保存當地傳統豆類作物多達20餘個品系。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跨單位串聯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在其劃定「秀姑巒溪溪流保育軸帶」上,林業署長期透過臺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PSI)東區主持人、東華大學教授李光中在支流鱉溪流域豐南社區,培力在地社區調查在地環境資源、傳承傳統知識、環境教育,進而推動鱉溪地質公園設立,發展地景旅遊。

鱉溪是豐南社區主要灌溉水源,但過去攔水灌溉的水利工程,在短短16.91公里設了23座固床工,阻礙砂石自然下流,反而造成河床嚴重下刷,枯水期河川基流量不足,水域廊道受阻,洄游性生物無法溯流等問題。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因此與在地社區取得共識,推動還石於河、還地於河、還魚於河、還水於河的「四還」治理工程。

保留河中巨大石塊「還石於河」,營造多樣化棲地。(攝影/游昇俯)

九河分署規劃科副工程司李宇弘表示,分署以石梁工法填石增加河岸粗糙度,填高河床重建護甲層「還石於河」,放寬河道「還地於河」,並重建河床骨架、減緩縱向坡度,營造自然潭、瀨給予生物棲息空間;進而改善攔河堰,設置人工魚道,復育菊池氏溪鯽、細斑吻鰕虎等物種。

林業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指出,臺東間爬岩鰍、細斑吻鰕虎兩種底棲性魚類,分別喜好棲息溪流中上游,有其獨特區位;中華鱉在灘地產卵,當灘地減少鱉就少;菊池氏細鯽是生活農田水圳網絡物種;日本禿頭鯊(日本瓢鰭鰕虎)則是鱉溪洄游性魚類,這五種物種不一定是瀕危保育物種,但是溪流健康的指標,因此希望透過改善工程建立生態廊道,為鱉溪找回這五種物種。

臺東間爬岩鰍是底棲性魚類,喜好棲息溪流中上游。(圖片提供/水利署九河分署)

花蓮卓溪南安部落居民95%以上是布農族人,布農族傳統居住玉山山麓,游耕小米及雜糧,自日治時期遷徙山下臺地種稻後,才成為現今所見樂樂溪谷地旁的水稻田景觀。

但不過十年前,南安地區種稻仍採行慣行農法,2月春耕時谷地往往瀰漫濃濃農藥味,飄散不去,慈心基金會花東地區專員詹于諄說,這裡是玉山國家公園下來第一道田,又是水源上游,「黑熊都下山了,不能在這就把土地汙染」,因此要找回人跟自然和諧共生方式,還要順應時代活化,現今居民已約3分之2改採友善耕作。

布農傳統坡地耕作無法大面積開墾,因此發展出順應地勢,以不連續帶砌石砌出小塊平地種糧食作物小米或玉米,間隙地再依據地形種植不同豆類,詹于諄說,布農的Tina(母親)多樣化種植,小小一塊路邊菜園就有80幾種作物,類似現代樸門「食物森林」的概念,「但不是澳洲人才厲害,臺灣人自己就很厲害了」,部落長輩都是這樣實踐應用的,部落因此保存下灌木型、蔓型、低莖型等20多種豆類。

詹于諄指出,布農善用邊際空間種植,在次生林與水稻田間的空間就是布農的家庭菜園,菜園採取「超混」的混作系統連結起次生林與水稻田成為生態廊道;她說,現在3、40歲這一代部落青年沒有傳統耕作經驗,因此部落現也推動「接傳計畫」,讓年輕人跟老人家學習,把傳統耕作智慧傳承下去。

次生林與水稻田間的邊坡就是布農Tina的家庭菜園。(攝影/游昇俯)

南安部落豆類保種種類多元。(攝影/游昇俯)

南安部落保存豆類種類,就是日常飲食的食物來源。(攝影/游昇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