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綠網01】Dipit復興部落封溪守護魚蝦蟹 溪流降壩助「網球蝦」、鰕虎洄游

大不岸溪出海口降壩,打通水域生態廊道,讓魚蝦得以洄游。(圖片提供/林業保育署)

由加塱溪與大不岸溪所貫穿的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半島,從上游到下游構成美麗的森川里海地景,但早期為了防範土石流,在短短5公里長的溪流中就建了185座固床工,影響魚蝦洄游。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中游的阿美族Dipit復興無菸部落公私協力,推動生態農業,栽培染料、香草作物,復耕水梯田,營造多樣性鑲嵌棲地;並由部落「封溪護魚」、自主巡護魚蝦,與花蓮縣政府合作「河口拆壩」,讓洄游性的「網球蝦」、鰕虎等物種可回溯中上游。

臺灣在國有林區之外的淺山與平原的物種、棲地受到人為活動干擾,未獲得足夠保護,但這些地區卻擁有國內55%保育類野生動物及64%植物紅皮書物種,林業保育署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串聯、縫補不同棲地,設定45條區域保育軸帶。涵蓋在「海岸山脈北段淺山森林及海岸濕地保育軸帶」中的新社半島,流域中游有阿美族的Dipit復興無菸部落,下游至濱海地區有噶瑪蘭族的新社部落,但過去因溪流好發土石流,工業社會興起,導致部落青壯人口外移而沒落。

復興部落、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總幹事張慧芬表示,部落以前種芋頭會被山豬吃掉,種水稻又缺人工,因此開始種植薯榔、馬蘭、木蘭等染料作物,開發藍染手工藝品;小油菊、洛神、甜菊等香草植物,加工茶包,並從99年起申請林業署社區林業計畫發展生態旅遊,建立部落經濟,青年才逐漸返鄉。

復興部落種植薯榔、馬蘭、木蘭等染料作物,開發藍染手工藝品。(圖片來源/Dipit復興無菸部落臉書專頁)

復興部落可遠眺出海口。(圖片來源/Dipit復興無菸部落臉書專頁)

復興部落復耕水梯田。(圖片來源/Dipit復興無菸部落臉書專頁)

「長輩想念腰痛的日子,部落從106年起也復耕水梯田」,張慧芬說,起初人力有限只能作1、2分地,現在已擴充到3甲地,機械收穫落下的稻穀留給野生動物吃;部落也組成巡守隊,與下游的新社部落合作「封溪護魚」兩年,守護溪流中的大和米蝦、「網球蝦」等魚蝦資源。

大不岸溪與加塱溪流域可發現全臺一半以上的洄游性蝦類物種,有豐富魚蝦蟹資源,經輔導大不岸溪部落護溪的洄瀾風生態公司調查,大不岸溪計有蝦類22種、蟹類7種、魚類13種,常見匙指蝦科、長臂蝦科、鰕虎科、塘鱧科等洄游性魚蝦類。

洄瀾風執行長吳昌鴻表示,為了防範土石流,花蓮縣政府與過去的水保局在溪流上下游做了180多座固床工,阻礙魚蝦洄游,曲面鋼管型固床工就讓「任何魚蝦都上不去」,因此以掛繩打造「蝦梯」,讓蝦類攀爬;還有內部通水的人造蝦梯,魚蝦蟹都可利用,「溪流有次大水,連棘鰓塘鱧都能上來」。

內部通水的人造蝦梯(紅箭頭處),讓魚蝦蟹都可利用。(攝影/游昇俯)

搭配花蓮縣建設處從109年起改善河床固床工,包括拆除河口固床工,下游區域也降低河床中固床工高度30至50公分,創造低水流路,降低洄游生物阻隔,兼顧防洪治災。河口區域拆壩後,貪食沼蝦、細額沼蝦及兔首瓢鰭鰕虎、日本瓢鰭鰕虎等物種數量有所上升;下游區域拆壩後,貪食沼蝦、附刺擬匙指蝦、石紋擬匙指蝦數量也均有提升。河口打開以後,鰕虎可以洄游到上游,上游加塱溪的環帶瓢眼鰕虎數量跟著明顯變多。

吳昌鴻指出,以前大不岸溪很多人來捕撈魚蝦,新社最多的大和米蝦就是水族缸裡的清潔蝦,業者會抓俗稱「網球蝦」的附刺擬匙指蝦(刺足仿匙蝦)、石隱南匙指蝦,以前市場上最貴一對可賣1、2千元,溪流「看過去都是白色的」,因為溪底都放蝦籠;因此復興部落與新社部落透過部落會議達成共識「封溪護魚」,獲縣政府核准公告禁漁,部落並組織巡守隊勸導捕撈業者。

下游區域降低河床中固床工高度30至50公分,創造低水流路。(攝影/游昇俯)

俗稱「網球蝦」的石隱南匙指蝦。(圖片提供/林業保育署;攝影/洄瀾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