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總統賴清德:不會因對美關稅談判犧牲農漁業 肯定土魠魚人工養殖成果

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總統賴清德繼與科技產業、中小企業座談後,今(18)日再於嘉義朴子與養殖產業業者座談。賴清德強調,「我們不會因為要去談判,把農漁業犧牲掉」,他並提及,臺灣農漁業很辛苦,但也有很好的成果,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人工養殖土魠魚已經成功,未來有望成為養殖水產新品項。

新聞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 農業部與蝴蝶蘭、吳郭魚產業座談 陳駿季:是挑戰也是機會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政府各項支持措施14日將公布相關辦法,今日座談希望讓業者知道農業部相關支持方案,也藉此了解業者實際需求,適度調整方案內容。臺灣不會放棄美國市場,例如我吳郭魚主要競爭對手國中國關稅今日已被川普提升到104%,這次衝擊「是挑戰也是機會」。

新聞
因應川普對臺課32%關稅 農業部規劃180億元預算六大措施 台灣鯛協會籲防中國洗產地

行政院今(4)日下午召開「因應美國關稅 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記者會,評估我國農業包括蝴蝶蘭、毛豆、茶葉、吳郭魚、鬼頭刀及鱸魚等產業,可能受到衝擊較為明顯,農業部規劃將以180億元預算,提出農業貸款利率加碼補貼、強化外銷冷鏈體系等六大措施,協助國內農產業站穩美國市場,並持續開拓新興高端市場。

新聞
入冬三波寒流 農業低溫保險理賠率5成

入冬以來總計3波寒流來襲,農漁業也因為低溫受害,農委會農業金融局統計,6張農業低溫保單中,石斑魚、虱目魚、鱸魚、吳郭魚、蓮霧等5張保單均啟動理賠,僅梨穗低溫險尚未達理賠標準,且出險保險的理賠率達到5成,有投保農業保險的農漁民,去年12月入冬以來至今寒害損失相對較少。

新聞
不怕霸王寒流吳郭魚 海大篩選抗寒基因育出耐7℃低溫品系登國際期刊

養殖水產吳郭魚屬於好養的魚種,但水溫至10℃就很容易死亡。海洋大學生命科學院水產養殖學系團隊運用現代分子生物標記探勘工具,搭配模擬冬季寒流低溫環境,準確篩選與驗證種魚抗寒基因並建立品系,選育出具有耐7℃低溫能力的吳郭魚耐寒品系,成果已刊登於瑞士國際期刊《Animals》。

新聞
寒冬報到!養殖水產低溫保險11月開賣 去年度4魚種保單理賠100%

不問損害程度,低溫達標就理賠的溫度參數養殖水產保險11月開賣,保險期間自11月至隔年3月15日止,虱目魚、石斑魚、鱸魚及吳郭魚等4種水產保單氣溫連續10℃以下達10小時以上,即啟動理賠。農金局統計109年度的水產低溫保單,石斑魚26件、虱目魚32件、鱸魚21件、吳郭魚14件全數理賠。

新聞
餵乳酸菌B4 吳郭魚免疫力佳、採收提早一個月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從鱸魚腸道篩選出益生菌乳酸菌B4(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B4),是抗多種水產病原菌的益生菌,本身還能產生益菌素葡聚糖,作為飼料添加餵飼吳郭魚,試驗證實,罹患鏈球菌症的吳郭魚復原能力佳,且平均可提早1個月收成。

封面故事
豐年跨越語言鴻溝撐起戰後農推 以吳郭魚養殖為例

《豐年》雜誌可說是戰後臺灣農業報刊中,時間悠長、影響力最大者,尤其是在創辦後的4年裡,以中、日文並用方式編輯文稿,且力求淺白易懂,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另外,其經營方式雖從免費贈閱改為收費,但因售價不高,而成為當時農民主要讀物。《豐年》對戰後初期臺灣農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吳郭魚在臺灣的養殖推廣過程為例,可以看出它扮演政府與民間交流的重要橋梁,使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知識普及且深植民間。

封面故事
從都市回到農村 「雞籠生」陳炳煌的豐年傳奇!

以「雞籠生」為筆名的陳炳煌,是臺灣戰後著名的漫畫家、大眾文學作家,在《豐年》創刊初期的1951~1963年,更曾長期擔任豐年社副社長一職。當時陳炳煌離開生活20多年的上海回到臺灣,在《豐年》時期的他,運用了曾參與臺灣新民報社時所熟習的圖文技藝,投入了「為農民之友、是生產之道」的農村、農業與農民的世界,徹底發揮推廣雜誌在農村的影響力,對戰後臺灣農業與農村現代化進程貢獻良多!

harvest7107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1年7月號 豐年七十

豐年七十週年特刊,醒目的「豐年」刊頭,復刻自1951年7月15日發行的《豐年》創刊號,別具歷史意義。封面為楊英風在1951年的木刻版畫作品「豐年」,此作原型出自《豐年》一週年特刊的漫畫,主人翁一手拿著《豐年》,一手拿著稻穀,臉上堆滿笑容,四周充滿了各式水果及農作物,似在傳達只要詳細閱讀《豐年》,就會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