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GAP
「2024台北國際食品展覽會-臺灣館」今(26)日開幕,農業部設置主題館,農業部政務次長胡忠一表示,經過8年與日本談判,日方已同意臺灣紅肉紅龍果可輸日,首櫃第一批7月2日1000箱、6公噸將出口日本,今年全年預計出口338公噸,明年預計增加金煌芒果輸日。
農業部農糧署擴大推動產銷履歷,截至昨(15)日為止,履歷驗證面積已達9萬5,389公頃,短短四年成長為擴大推動前6倍,占國內可耕地面積12%,成果豐碩;履歷制度並參考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GAP),研訂臺灣良好農業規範驗證基準升級版(TGAP PLUS),接軌國際,外銷日本果品掃描QR Code還有日文生產資訊。
農委會去年公告「蜂蜜良好農業規範(TGAP)」,將蜂蜜產品納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近日農委會將此TGAP修正為「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蜂產類」,首度納入「蜂王漿(子)」項目;蜂王漿是保健族群熱愛食品,生鮮蜂王漿每公斤可賣2,000元,以國內平均年產500公噸計算,產值至少10億元,正式納入產銷履歷驗證。
農委會農糧署農糧作物產銷履歷環境補貼即日起受理申請,補貼金額以通過驗證土地面積每公頃1.5萬元核算;通過蜂蜜產銷履歷驗證者,蜂箱數具100箱以上規模也可申請,以每年補貼1萬元,每增加一箱多補貼100元核算,申請期限至9月30日截止。
以往參加集團驗證農民,農產品所張貼的產銷履歷標籤只有標示集團名稱。農委會農糧署今(3)日新增一款標籤樣式,除了原有必要資訊欄位,同時揭露集團個別成員名稱、電話等資訊,有助農民農產品行銷推廣。
產銷履歷農產品必須遵照「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農委會農糧署去年將55種蔬菜類作物整合成單一本,便利農友簡化驗證審查流程、驗證成本,方便栽培管理,農糧署日前再修正蔬菜類TGAP,新增碧玉筍、萊豆、菱角3個品項。
臺灣蜂蜜過去年平均產量為1萬2,000噸,但是自2016年起,受到氣候等因素影響產量下滑,近五年來皆未超過1萬噸,尤以2019年衰退至2,907噸最為嚴重。連年歉收,讓幾乎不曾漲價的蜂蜜破天荒調漲3到5成。面對量少價高趨勢,蜂農面對將來勢不可擋的氣候變化,除了探究氣溫、雨水等環境因素,在養殖面、產品開發及定位上可投入哪些因應之道?政府在其中又該扮演什麼角色,以協助優質的本土蜜獲得完善的保障?
為提升臺灣人對國產蜂產品的信任,並杜絕市面上蜂蜜摻偽的造假疑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在去(2020)年公告「蜂蜜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將蜂產品納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的行列中。而2015年由臺南市楠西區農會輔導成立的楠西區養蜂產銷班第3班,在班長蔡勝峰的帶領下,去年6月通過驗證,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蜂蜜產銷履歷集團驗證的產銷班,有此品質保證,也讓產銷班今年生產的蜂蜜銷售一空。
1970年代,臺灣蜂產業挾著勞動力資源與蜜粉源植物充足的優勢,大量生產蜂王漿外銷日本賺取外匯,支撐著上千戶農家經濟。然而,養蜂產業在1990年代國際市場競爭下逐漸失去了優勢,近20年更因為土地開發、自然資源減少、氣候變遷威脅、作物農藥傷害等因素,使得養蜂環境越來越嚴苛,養蜂產業已不再是甜蜜的事業。要祈求蜂群平安才能順利生產,蜂農除了要練就專業的技術外,還得靠上蒼的憐惜,給予風調雨順的氣候,讓植物正常開花,蜜蜂才能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我國向日本提送鳳梨、芒果、火龍果的「良好農業規範(TGAP)2020 PLUS」驗證辦法,已正式獲得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通過,取得進軍奧運、供應選手村使用資格。農委會農糧署表示,升級版TGAP 2020 PLUS近日將盡速於國內正式公告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