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森林中有許多野生的釀酒酵母菌,遺傳多樣性是世界最高。(圖片來源/研之有物;美術設計/蔡宛潔)
新聞
多樣性是世界最高!臺灣森林無所不在的野生釀酒酵母菌

釀酒酵母除了人類常用菌株(strain)是來自原有已知的幾個馴化譜系(domesticated lineage)之外,其實還有非常多野生譜系不為人知。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蔡怡陞副研究員,他與研究團隊尋覓臺灣野生的釀酒酵母,意外發現臺灣島的面積雖然相比之下較小,野生釀酒酵母的遺傳多樣性卻是世界最高!

小麥田
封面故事
臺灣小麥有多好,麵包師最知道

在桃園市中壢區的「100種生活」烘焙教室裡,「安德尼斯烘焙坊」、「吳克己麵包工作室」創辦人吳克己取出剛烤好的臺灣小麥法國長棍麵包,香味四溢,切面布滿大小不一的氣孔並閃爍亮澤。熟悉多國麵粉特性的他表示:「我從來不會評斷麵粉的好或壞。了解更多麵粉後,你會知道什麼麵包適合什麼麵粉。」

鄉間小路4810封面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0月號 雜糧風土餐桌

中午吃麵或吃飯?剉冰想加紅豆或花生?要買麵包還是吐司當明天的早餐?每日上演的飲食大哉問,顯見我們「一餐無雜糧,便覺腹肚不滿足」。若問雜糧從哪來,會發現無論是糧行的米穀豆麥,抑或甜品店的薏仁綠豆,幾乎都從國外進口,根據農糧署統計,目前臺灣雜糧自給率約為6%。

總之,現在吃月餅最是應景!還是來一個「臺式漢餅」吧。(圖片來源/Philip Wong@flickr CC BY-NC-ND 2.0)
農觀點
你想來點……漢餅還是麵包?百年前的臺灣烘焙業/陳玉箴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臺灣烘焙業是從戰後美援才開始,但如果真是這樣,「百年漢餅老店」又怎會存在?自清代以來臺灣已有漢餅舖,日治時期的臺灣宴席上有「雞蛋糕」作為點心,也能在車站、喫茶店、珈琲店等品嚐到麵包、三明治等。麵粉類製品,在美援之前即已出現在臺灣的生活,甚且在祭祀、節慶時扮演要角。

土地
【農婦心底話】只想為你做頓飯

朋友琳興高采烈說要來家裡煮飯,我們開車到客運站接她時,見她煞有其事提著一大顆白花椰和調味料前來,我噗哧笑出來,琳不知怎麼了,認識她以來,我從未見她如此主動於廚房工事。

封面故事
又土又老又傻,老派心態之必要 – 小農餐桌

很多人所認識的小農餐桌,是一家餐廳,但真正的空間是一棟與芒果園相依的木屋,廚房、餐桌、工寮、農田 佔去大半,剩下休閒、休息用的室內房,常常是一家四口與來幫工的親朋好友睡成一團。

封面故事
開一間烘焙坊,就像麥田中央的磨坊 – 麥瑞欣烘焙

問許垚綸第一次吃到酸種麵包的感覺,他直率地回答:「超難吃的啊!覺得天哪,怎麼會有人做這樣的麵包? 而且又沒有內餡,完全不知道要吃什麼。整個很痛苦。」

封面故事
為真正的食物,奉上全然的愛 – 上山採集工作室 南橫雜貨鋪

奉,古字形宛如用雙手恭敬捧著,後引申為貫徹執行之意,貫徹一心挑戰人性已不簡單,更別說「奉」行某種 難以執行的道理,但要做人生中最艱難的事,顯然需要極大的決心,向某種信念奉上精力、時間、規律生活, 才能有所獻。

封面故事
為了好吃麵包,漫長等待都值得 – 海倫鮮吐司

香港出生、輔大畢業的施穎瑩,原本分別在香港、臺灣擔任記者工作,專跑社會、財經人物採訪,但她真正熱 愛的,還是在美食領域的書寫上。

封面故事
【尋找深耕好食材】從臺灣小麥長出的無限可能

「小麥的種植不是從零到一那麼簡單⋯⋯」年輕的農夫馬聿安娓娓道出,從 2009年開始和哥哥馬聿平在臺中種植與推廣臺灣小麥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