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農
農委會今(6)日宣布,針對18至45歲的新進農民,不分農糧、畜牧或漁業,具有農業經營技術及農業經營場域,即提供最高2年72萬元「農業經營準備金」,協助青年從農穩定經營。
農業金融局近期修訂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辦法,3月1日起,一般青農申請青年從農創業貸款有200萬元5年免繳息的優惠;此外,農林牧及養殖漁業週轉金貸款期限更延長到5年。農委會表示,為了協助剛投入農業的青農站穩腳步,特別放寬貸款免息及延長還款時間,盼紓解青農還款壓力。
世貿一館一年一度的年貨大展本週五登場,今年首次打造「優質好農專區」,精選28家青農、小農,以及農會、農企業,使用29個攤位,消費者可以在這裡買到青農們充滿自家風格的農產品,有茶、有咖啡,也有食用油、純露等,除了自用之外,也適合做為年節伴手禮。
找來農會、青農在銀行大門前擺攤,主管們還挽起袖子步行到二二八公園的捐血車去捐血,農業金庫舉辦這些活動,來慶祝自己的14歲生日。農業金庫的誕生,起於一段痛苦的過去,十多年前基層農漁會信用部不斷爆發違法超貸,逾放比一度超過13%,3百多家農漁會信用部有3分之1逾期放款比例超過15%,董事長吳明敏說,這根本是世界紀錄!政府2005年成立農業金庫,著手處理逾放比亂相,經過14年,現在逾放比降至0.45%。
農村人口老化,這幾年農委會力推青年返鄉從農,可是多數青農沒根基,初期務農要租土地、蓋溫室、添購農機具等需資金投入,通常會選擇上農漁會貸款,但常因沒有足夠的擔保品而碰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4日在全國農業金庫大樓召開記者會坦言,近一個月至少碰過10起類似案例,為解決這問題,今年農委會除提供0.79%的低利率優惠外,也將放寬審核條件,擔保品不夠的青農,經評估有還款能力或其經營計畫受農委會輔導,將由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協助保證。
十個青農九個會跟你說,千萬別來從農!剩下一個是已坐擁資本及政商人脈的二代或三代農。為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創業逐夢的大餅畫得輕鬆,深入農村訪談農民才發現,身為「一代農」根本沒本錢單打獨鬥,「二、三代農」也得看長輩的臉色過活,當初自在當頭家的田園大夢幻化成一個個靠親朋好友人情支持勉強撐著,銷售停滯、曝光度低的小農品牌。有機與友善耕作支持系統薄弱,唯有打群架、團體戰的模式,如農機共享、共同品牌才能有效整合生產到銷售。
雲林西螺的傳統市場裡,林內鄉青農賴錦德的水果玉米跟別人的不太一樣,塑膠包裝袋上貼著農藥零檢出的認證與生產溯源QR Code,雖然單價高,比其他秤斤算兩的玉米還貴,卻仍然供不應求,一枝獨秀。
承接父親穩穩的稻米版圖,宜蘭青農游勝文認為自己比一般青農幸運一些,不過他還有許多自己想做的事、許多想要創新的點,這些都是他正努力想要嘗試改變的。
陳宜蔓表示,最近縣府也投入一筆經費建設附近觀光景點,吸引不少的遊客,但社區發展仍停滯不前,主要是觀念較為封閉,「如果沒有從根翻轉也沒有用」,才會希望投入當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