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市場
飲食
【菜市人生場】百慕達三角湧

建興市場內掛滿四色布塊,風馬旗似地飄,當地朋友的姨婆在這兒賣自製冰料,不過因為「明天要去遊覽」,攤上只擺五包鹹湯圓,粉圓、粉角、粉條都不賣,今天的攤位,專門用來聊天。同樣在市場聊天的,還有外頭賣爆米花的阿公,不知哪裡批來的爆米花杯,稀少地擺在前頭,聚集聊天的朋友比那些爆米花杯多好幾倍,路過的人大概都有默契,知道爆米花只是幌子,都不去買,到頭來,爆米花還是給阿公們邊聊邊吃了。

高雄婆婆冰
封面故事
河海呢喃的港都老埕故事

「港都認識王」創辦人黃祺瑋一如既往穿著花襯衫、戴頂漁夫帽在大街小巷穿梭,豆大的汗珠滑落臉頰。當他路過老字號「高雄婆婆冰」,店內大姊喊住他,「等我!拿杯烏梅汁給你啦!太熱啦!」自然流露好交情。他與地方創生團隊「叁捌地方生活」試圖挖掘高雄的美好事物,「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座因港而生的城市,為何叫作港都。」

新蘭西瓜
封面故事
西瓜成熟時,黑翅鳶看顧的盛夏涼意

半世紀以來,龍井瓜農總在春夏的大肚溪畔,揮汗扛起一顆顆嬰孩般的重量。
明明這麼深沉,竟一剖繽紛,或豔黃、或鮮紅。
明明這麼結實,竟一咬爽脆,既清甜、又水潤。
被豔陽孕育的涼意,能抵禦盛夏;被砂地培植的溼潤,能解除渴熱。
外體分量十足,內部卻輕爽宜人,西瓜這等消暑功力,有誰能敵?

蘆薈
封面故事
晶透彈嫩降火法寶,三代女力開拓蘆薈新可能

切開粗韌帶刺的蘆薈外皮,晶瑩柔嫩的葉肉滑入碗中,光看就讓人暑氣全消。長於熱帶與亞熱帶的蘆薈,抗旱且生命力強,是大自然賦予的解熱良方。臺南的蘇雪莉一家,二十多年前意外踏進有機蘆薈世界,如蘆薈般既韌且柔的祖孫三代,走出從臺灣到國際的農業女力之路。這段旅程,要從兩株在阿嬤花盆裡意外「發蘆」的費拉蘆薈苗(Aloe Vera)說起。

籃城好生活
封面故事
尋找埔里山城消暑涼意

即將進入酷夏收割季,埔里「籃城好生活」、同時也是「穀笠合作社」的三位夥伴吳宗澤、張森葳、夏秀慧,拿著平時下田的工具,以及自家田裡種出來的埔里放伴米,立於田埂間留影。他們因為喜愛農村生活,進而成為身體力行的青年農民,藉由一己之力,復興埔里的水稻文化。也趁著農暇之餘,帶著我們尋找這山城小鎮的消暑涼意。

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陳怡君
封面故事
擊退暑氣與媽媽的鬱結,麻芛找回巧婦自信

每到夏天,臺中人便要喝碗剔透翠綠的麻芛湯,由內而外地消暑;不過麻芛其實並非臺中人專利,在日治後期、民國前期,臺南靠海的鄉鎮曾種植一萬多公頃黃麻,學甲的大灣里更是集中。50年後,大灣里的年輕媽媽陳怡君創辦「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要讓媽媽們打開家庭與就業的鬱結,還要推廣麻芛與與黃麻沁人心脾的舒心涼意。

鄉間小路島內涼感季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7月號 島內涼感季

炎夏豔陽把臺灣烘成一顆烤番薯,番薯島民半夜熱到失眠,醒來滿身大汗,穿著短褲無袖迎戰酷暑,出外立刻被發燒的空氣吻上臂膀,急急喊「好熱」投降。面對討人厭的悶熱,還有什麼自然涼方可以派上用場?

泰平
土地
【生態抓寶趣】泰平山村聽蟬

盛夏時分,找一處清涼的森林,聽聽蟬聲繚繞,最令人神清氣爽、暑氣全消。新北市雙溪區泰平里位於北勢溪最上游的偏遠山區,為雙北幾百萬人口的水源地,拜水源保護之賜,原始自然的森林、溪流環繞整個山村,也是動植物生態豐富的勝境。

捷運線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敦南晨之美

忠孝敦化路口下車,這路程不知走過幾回,卻從來沒認真留意,路上種著什麼樹。於是,決定在十字路口繞圈,轉了三次紅綠燈,登上安全島瞧瞧。參天羽翼般的嫩綠樹冠,美麗的縱向深溝,我伸手撫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顆樹究竟如何擁有這般滄桑,彷彿安詳智者靜靜發揮力量,看顧著這時而太平、時而焦躁的臺北。站在綠色隧道尾端的仁愛圓環,我深吸一口氣,頓時覺得這城市真美。